Home > Database > Mysql Tutorial > ADO数据库编程入门

ADO数据库编程入门

WBOY
Release: 2016-06-07 15:23:32
Original
1287 people have browsed it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VC++ 6.0中使用 ADO进行客户端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供入门级的参考之用。 关键字 ADO VC++ 数据库编程 ADO 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中比较流行的客户端数据库编程技术。ADO是建立在OLE DB底层技术之上的高级编

 

 

摘要 本文简要介绍了在VC++ 6.0中使用 ADO进行客户端数据库编程的基本步骤,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可供入门级的参考之用。

关键字 ADO VC++ 数据库编程

ADO 是目前在Windows环境中比较流行的客户端数据库编程技术。ADO是建立在OLE DB底层技术之上的高级编程接口,因而它兼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处理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源、分布式的数据处理等等)和极其简单、易用的编程接口,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按微软公司的意图,OLE DB和ADO将逐步取代 ODBC和DAO。现在介绍ADO各种应用的文章和书籍有很多,本文着重站在初学者的角度,简要探讨一下在VC++中使用ADO编程时的一些问题。我们希望阅读本文之前,您对ADO技术的基本原理有一些了解。
一、在VC++中使用ADO编程
ADO实际上就是由一组Automation对象构成的组件,因此可以象使用其它任何Automation对象一样使用ADO。ADO中最重要的对象有三个:Connection、Command和Recordset,它们分别表示连接对象、命令对象和记录集对象。如果您熟悉使用MFC中的ODBC类(CDatabase、CRecordset)编程,那么学习ADO编程就十分容易了。
使用ADO编程时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之一:
1、使用预处理指令#import
#import "C:/Program Files/Common Files/System/ADO/msado15.dll" /
no_namespace rename("EOF", "EndOfFile")
但要注意不能放在stdAfx.h文件的开头,而应该放在所有include指令的后面。否则在编译时会出错。
程序在编译过程中,VC++会读出msado15.dll中的类型库信息,自动产生两个该类型库的头文件和实现文件msado15.tlh和msado15.tli(在您的Debug或Release目录下)。在这两个文件里定义了ADO的所有对象和方法,以及一些枚举型的常量等。我们的程序只要直接调用这些方法就行了,与使用MFC中的COleDispatchDriver类调用Automation对象十分类似。
2、使用MFC中的CIDispatchDriver
就是通过读取msado15.dll中的类型库信息,建立一个COleDispatchDriver类的派生类,然后通过它调用ADO对象。
3、直接用COM提供的API
如使用如下代码:

以上三种方法,第一和第二种类似,可能第一种好用一些,第三种编程可能最麻烦。但可能第三种方法也是效率最高的,程序的尺寸也最小,并且对ADO的控制能力也最强。
据微软资料介绍,第一种方法不支持方法调用中的默认参数,当然第二种方法也是这样,但第三种就不是这样了。采用第三种方法的水平也最高。当你需要绕过ADO而直接调用OLE DB底层的方法时,就一定要使用第三种方法了。
ADO编程的关键,就是熟练地运用ADO提供的各种对象(object)、方法(method)、属性(property)和容器(collection)。另外,如果是在MS SQL或Oracle等大型数据库上编程,还要能熟练使用SQL语言。
二、使用#import方法的编程步骤
这里建议您使用#import的方法,因为它易学、易用,代码也比较简洁。
1、 添加#import指令
打开stdafx.h文件,将下列内容添加到所有的include指令之后:

其中icrsint.h文件包含了VC++扩展的一些预处理指令、宏等的定义,用于COM编程时使用。
2、定义_ConnectionPtr型变量,并建立数据库连接
建立了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后,才能进行其他有关数据库的访问和操作。ADO使用Connection对象来建立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所以它相当于MFC中的CDatabase类。和CDatabase类一样,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即可建立与服务器的连接。
数据类型 _ConnectionPtr实际上就是由类模板_com_ptr_t而得到的一个具体的实例类,其定义可以到msado15.tlh、comdef.h 和comip.h这三个文件中找到。在msado15.tlh中有:
_COM_SMARTPTR_TYPEDEF(_Collection, __uuidof(_Collection));
经宏扩展后就得到了_ConnectionPtr类。_ConnectionPtr类封装了Connection对象的Idispatch接口指针,及一些必要的操作。我们就是通过这个指针来操纵Connection对象。类似地,后面用到的_CommandPtr和_RecordsetPtr类型也是这样得到的,它们分别表示命令对象指针和记录集对象的指针。
(1)、连接到MS SQL Server
注意连接字符串的格式,提供正确的连接字符串是成功连接到数据库服务器的第一步,有关连接字符串的详细信息参见微软MSDN Library光盘。
本例连接字符串中的server_name,database_name,user_name和password在编程时都应该替换成实际的内容。
 

注意Connection对象的Open方法中的连接字符串参数必须是BSTR或_bstr_t类型。另外,本例是直接通过OLE DB Provider建立连接,所以无需建立数据源。
(2)、通过ODBC Driver连接到Database Server
连接字符串格式与直接用ODBC编程时的差不多:
_bstr_t strConnect="DSN=datasource_name; Database=database_name; uid=user_name; pwd=password;";
此时与ODBC编程一样,必须先建立数据源。
3、定义_RecordsetPtr型变量,并打开数据集
定义_RecordsetPtr型变量,然后通过它调用Recordset对象的Open方法,即可打开一个数据集。所以Recordset对象与MFC中的CRecordset类类似,它也有当前记录、当前记录指针的概念。如:

Recordset对象的Open方法非常重要,它的第一个参数可以是一个SQL语句、一个表的名字或一个命令对象等等;第二个参数就是前面建立的连接对象的指针。此外,用Connection和Command对象的Execute方法也能得到记录集,但是只读的。
4、读取当前记录的数据
我认为读取数据的最方便的方法如下:
 

本例中的name和age都是字段名,读取的字段值分别保存在sName和cAge变量内。例中的Fields是Recordset对象的容器,GetItem方法返回的是Field对象,而Value则是Field对象的一个属性(即该字段的值)。通过此例,应掌握操纵对象属性的方法。例如,要获得Field 对象的Value属性的值可以直接用属性名Value来引用它(如上例),但也可以调用Get方法,例如:
CString sName=(char*)(_bstr_t)(m_pRecordset->Fields->GetItem
(_variant_t("name"))->GetValue());
从此例还可以看到,判断是否到达记录集的末尾,使用记录集的adoEOF属性,其值若为真即到了结尾,反之则未到。判断是否到达记录集开头,则可用BOF属性。
另外,读取数据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定义一个绑定的类,然后通过绑定的变量得到字段值(详见后面的介绍)。
5、修改数据

方法一:

改变了Value属性的值,即改变了字段的值。
方法二:
m_pRecordset->Fields->GetItem(_variant_t("姓名"))->PutValue(_bstr_t("赵薇"));
方法三:就是用定义绑定类的方法(详见后面的介绍)。
6、添加记录
新记录添加成功后,即自动成为当前记录。AddNew方法有两种形式,一个含有参数,而另一个则不带参数。
方法一(不带参数):

这种方法弄完了还要调用Update()。
方法二(带参数):

 

这种方法不需要调用Update,因为添加后,ADO会自动调用它。此方法主要是使用SafeArray挺麻烦。
方法三:就是用定义绑定类的方法(详见后面的介绍)。
7、删除记录
调用Recordset的Delete方法就行了,删除的是当前记录。要了解Delete的其它用法请查阅参考文献。


8、使用带参数的命令
Command对象所代表的就是一个Provider能够理解的命令,如SQL语句等。使用Command对象的关键就是把表示命令的语句设置到CommandText属性中,然后调用Command对象的Execute方法就行了。一般情况下在命令中无需使用参数,但有时使用参数,可以增加其灵活性和效率。
(1). 建立连接、命令对象和记录集对象
本例中表示命令的语句就是一个SQL语句(SELECT语句)。SELECT语句中的问号?就代表参数,如果要多个参数,就多放几个问号,每个问号代表一个参数。

要注意命令对象必须与连接对象关联起来才能起作用,本例中将命令对象的ActiveConnection属性设置为连接对象的指针,即为此目的:
Cmd1->ActiveConnection = Conn1;
(2). 创建参数对象,并给参数赋值


用命令对象的方法来创建一个参数对象,其中的长度参数(第三个)如果是固定长度的类型,就填-1,如果是字符串等可变长度的就填其实际长度。Parameters是命令对象的一个容器,它的Append方法就是把创建的参数对象追加到该容器里。Append进去的参数按先后顺序与SQL语句中的问号从左至右一一对应。
(3). 执行命令打开记录集
// Open Recordset Object
Rs1 = Cmd1->Execute( &vtEmpty, &vtEmpty2, adCmdText );
但要注意,用Command和Connection对象的Execute方法得到的Recordset是只读的。因为在打开Recordset之前,我们无法设置它的LockType属性(其默认值为只读)。而在打开之后设置LockType不起作用。
我发现用上述方法得到记录集Rs1后,不但Rs1中的记录无法修改,即使直接用SQL语句修改同一表中任何记录都不行。
要想能修改数据,还是要用Recordset自己的Open方法才行,如:
try{
m_pRecordset->Open((IDispatch *) Cmd1, vtMissing,
adOpenStatic, adLockOptimistic, adCmdUnspecified);
}
catch (_com_error &e)
{
::MessageBox(NULL,"mytable表不存在。","提示",MB_OK | MB_ICONWARNING);
}
Recordset对象的Open方法真是太好了,其第一个参数可以是SQL语句、表名字、命令对象指针等等。
9、响应ADO的通知事件
通知事件就是当某个特定事件发生时,由Provider通知客户程序,换句话说,就是由Provider调用客户程序中的一个特定的方法(即事件的处理函数)。所以为了响应一个事件,最关键的就是要实现事件的处理函数。
(1). 从ConnectionEventsVt接口派生出一个类
为了响应_Connection的通知事件,应该从ConnectionEventsVt接口派生出一个类:
class CConnEvent : public ConnectionEventsVt
{
private:
ULONG m_cRef;
public:
CConnEvent() { m_cRef = 0; };
~CConnEvent() {};

STDMETHODIMP QueryInterface(REFIID riid, void ** ppv);
STDMETHODIMP_(ULONG) AddRef(void);
STDMETHODIMP_(ULONG) Release(void);
STDMETHODIMP raw_InfoMessage(
struct Error *pError,
EventStatusEnum *adStatus,
struct _Connection *pConnection);
STDMETHODIMP raw_BeginTransComplete(
LONG TransactionLevel,
struct Error *pError,
EventStatusEnum *adStatus,
struct _Connection *pConnection);
......
};
(2). 实现每一个事件的处理函数(凡是带raw_前缀的方法都把它实现了):
STDMETHODIMP CConnEvent::raw_InfoMessage(
struct Error *pError,
EventStatusEnum *adStatus,
struct _Connection *pConnection)
{
*adStatus = adStatusUnwantedEvent;
return S_OK;
};

有些方法虽然你并不需要,但也必须实现它,只需简单地返回一个S_OK即可。但如果要避免经常被调用,还应在其中将adStatus参数设置为adStatusUnwantedEvent,则在本次调用后,以后就不会被调用了。
另外还必须实现QueryInterface, AddRef, 和Release三个方法:
STDMETHODIMP CConnEvent::QueryInterface(REFIID riid, void ** ppv)
{
*ppv = NULL;
if (riid == __uuidof(IUnknown) ||
riid == __uuidof(ConnectionEventsVt)) *ppv = this;
if (*ppv == NULL)
return ResultFromScode(E_NOINTERFACE);
AddRef();
return NOERROR;
}
STDMETHODIMP_(ULONG) CConnEvent::AddRef() { return ++m_cRef; };
STDMETHODIMP_(ULONG) CConnEvent::Release()
{
if (0 != --m_cRef) return m_cRef;
delete this;
return 0;
}
(3). 开始响应通知事件
// Start using the Connection events
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 *pCPC = NULL;
IConnectionPoint *pCP = NULL;

hr = pConn.CreateInstance(__uuidof(Connection));
if (FAILED(hr)) return;

hr = pConn->QueryInterface(__uuidof(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
(void **)&pCPC);
if (FAILED(hr)) return;
hr = pCPC->FindConnectionPoint(__uuidof(ConnectionEvents), &pCP);
pCPC->Release();
if (FAILED(hr)) return;

pConnEvent = new CConnEvent();
hr = pConnEvent->QueryInterface(__uuidof(IUnknown), (void **) &pUnk);
if (FAILED(hr)) return rc;
hr = pCP->Advise(pUnk, &dwConnEvt);
pCP->Release();
if (FAILED(hr)) return;

pConn->Open("dsn=Pubs;", "sa", "", adConnectUnspecified);
也就是说在连接(Open)之前就做这些事。
(4). 停止响应通知事件
pConn->Close();
// Stop using the Connection events
hr = pConn->QueryInterface(__uuidof(IConnectionPointContainer),
(void **) &pCPC);
if (FAILED(hr)) return;
hr = pCPC->FindConnectionPoint(__uuidof(ConnectionEvents), &pCP);
pCPC->Release();
if (FAILED(hr)) return rc;
hr = pCP->Unadvise( dwConnEvt );
pCP->Release();
if (FAILED(hr)) return;
在连接关闭之后做这件事。
10、邦定数据
定义一个绑定类,将其成员变量绑定到一个指定的记录集,以方便于访问记录集的字段值。
(1). 从CADORecordBinding派生出一个类:
class CCustomRs : public CADORecordBinding
{
BEGIN_ADO_BINDING(CCustomRs)
ADO_VARIABLE_LENGTH_ENTRY2(3, adVarChar, m_szau_fname,
sizeof(m_szau_fname), lau_fnameStatus, false)
ADO_VARIABLE_LENGTH_ENTRY2(2, adVarChar, m_szau_lname,
sizeof(m_szau_lname), lau_lnameStatus, false)
ADO_VARIABLE_LENGTH_ENTRY2(4, adVarChar, m_szphone,
sizeof(m_szphone), lphoneStatus, true)
END_ADO_BINDING()

public:
CHAR m_szau_fname[22];
ULONG lau_fnameStatus;
CHAR m_szau_lname[42];
ULONG lau_lnameStatus;
CHAR m_szphone[14];
ULONG lphoneStatus;
};
其中将要绑定的字段与变量名用BEGIN_ADO_BINDING宏关联起来。每个字段对应于两个变量,一个存放字段的值,另一个存放字段的状态。字段用从1开始的序号表示,如1,2,3等等。
特别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绑定的字段是字符串类型,则对应的字符数组的元素个数一定要比字段长度大2(比如m_szau_fname[22],其绑定的字段au_fname的长度实际是20),不这样绑定就会失败。我分析多出的2可能是为了存放字符串结尾的空字符null和BSTR字符串开头的一个字(表示BSTR的长度)。这个问题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问题。
CADORecordBinding类的定义在icrsint.h文件里,内容是:
class CADORecordBinding
{
public:
STDMETHOD_(const ADO_BINDING_ENTRY*, GetADOBindingEntries) (VOID) PURE;
};

BEGIN_ADO_BINDING宏的定义也在icrsint.h文件里,内容是:
#define BEGIN_ADO_BINDING(cls) public: /
typedef cls ADORowClass; /
const ADO_BINDING_ENTRY* STDMETHODCALLTYPE GetADOBindingEntries() { /
static const ADO_BINDING_ENTRY rgADOBindingEntries[] = {

ADO_VARIABLE_LENGTH_ENTRY2宏的定义也在icrsint.h文件里:
#define ADO_VARIABLE_LENGTH_ENTRY2(Ordinal, DataType, Buffer, Size, Status, Modify)/
{Ordinal, /
DataType, /
0, /
0, /
Size, /
offsetof(ADORowClass, Buffer), /
offsetof(ADORowClass, Status), /
0, /
classoffset(CADORecordBinding, ADORowClass), /
Modify},

#define END_ADO_BINDING宏的定义也在icrsint.h文件里:
#define END_ADO_BINDING() {0, adEmpty, 0, 0, 0, 0, 0, 0, 0, FALSE}};/
return rgADOBindingEntries;}
(2). 绑定
_RecordsetPtr Rs1;
IADORecordBinding *picRs=NULL;
CCustomRs rs;
......
Rs1->QueryInterface(__uuidof(IADORecordBinding),
(LPVOID*)&picRs));
picRs->BindToRecordset(&rs);
派生出的类必须通过IADORecordBinding接口才能绑定,调用它的BindToRecordset方法就行了。
(3). rs中的变量即是当前记录字段的值
//Set sort and filter condition:
// Step 4: Manipulate the data
Rs1->Fields->GetItem("au_lname")->Properties->GetItem("Optimize")->Value = true;
Rs1->Sort = "au_lname ASC";
Rs1->Filter = "phone LIKE '415 5*'";

Rs1->MoveFirst();
while (VARIANT_FALSE == Rs1->EndOfFile)
{
printf("Name: %s/t %s/tPhone: %s/n",
(rs.lau_fnameStatus == adFldOK ? rs.m_szau_fname : ""),
(rs.lau_lnameStatus == adFldOK ? rs.m_szau_lname : ""),
(rs.lphoneStatus == adFldOK ? rs.m_szphone : ""));
if (rs.lphoneStatus == adFldOK)
strcpy(rs.m_szphone, "777");
TESTHR(picRs->Update(&rs)); // Add change to the batch
Rs1->MoveNext();
}
Rs1->Filter = (long) adFilterNone;
......
if (picRs) picRs->Release();
Rs1->Close();
pConn->Close();
只要字段的状态是adFldOK,就可以访问。如果修改了字段,不要忘了先调用picRs的Update(注意不是Recordset的Update),然后才关闭,也不要忘了释放picRs(即picRs->Release();)。
(4). 此时还可以用IADORecordBinding接口添加新纪录
if(FAILED(picRs->AddNew(&rs)))
......
11. 访问长数据
在Microsoft SQL中的长数据包括text、image等这样长类型的数据,作为二进制字节来对待。
可以用Field对象的GetChunk和AppendChunk方法来访问。每次可以读出或写入全部数据的一部分,它会记住上次访问的位置。但是如果中间访问了别的字段后,就又得从头来了。
请看下面的例子:
//写入一张照片到数据库:
VARIANT varChunk;
SAFEARRAY *psa;
SAFEARRAYBOUND rgsabound[1];

//VT_ARRAY | VT_UI1
CFile f("h://aaa.jpg",CFile::modeRead);
BYTE bVal[ChunkSize+1];
UINT uIsRead=0;
//Create a safe array to store the array of BYTES
while(1)
{
uIsRead=f.Read(bVal,ChunkSize);
if(uIsRead==0)break;
rgsabound[0].cElements =uIsRead;
rgsabound[0].lLbound = 0;
psa = SafeArrayCreate(VT_UI1,1,rgsabound);
for(long index=0;index {
if(FAILED(SafeArrayPutElement(psa,&index,&bVal[index])))
::MessageBox(NULL,"啊,又出毛病了。","提示",MB_OK | MB_ICONWARNING);
}
varChunk.vt = VT_ARRAY|VT_UI1;
varChunk.parray = psa;
try{
m_pRecordset->Fields->GetItem("photo")->AppendChunk(varChunk);
}
catch (_com_error &e)
{
CString str=(char*)e.Description();
::MessageBox(NULL,str+"/n又出毛病了。","提示",MB_OK | MB_ICONWARNING);
}
::VariantClear(&varChunk);
::SafeArrayDestroyData( psa);
if(uIsRead}//while(1)
f.Close();

//从数据库读一张照片:
CFile f;
f.Open("h://bbb.jpg",CFile::modeWrite|CFile::modeCreate);
long lPhotoSize = m_pRecordset->Fields->Item["photo"]->ActualSize;
long lIsRead=0;

_variant_t varChunk;
BYTE buf[ChunkSize];
while(lPhotoSize>0)
{
lIsRead=lPhotoSize>=ChunkSize? ChunkSize:lPhotoSize;
varChunk = m_pRecordset->Fields->
Item["photo"]->GetChunk(lIsRead);
for(long index=0;index {
::SafeArrayGetElement(varChunk.parray,&index,buf+index);
}
f.Write(buf,lIsRead);
lPhotoSize-=lIsRead;
}//while()
f.Close();
12. 使用SafeArray问题
学会使用SafeArray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在ADO编程中经常要用。它的主要目的是用于automation中的数组型参数的传递。因为在网络环境中,数组是不能直接传递的,而必须将其包装成SafeArray。实质上SafeArray就是将通常的数组增加一个描述符,说明其维数、长度、边界、元素类型等信息。SafeArray也并不单独使用,而是将其再包装到VARIANT类型的变量中,然后才作为参数传送出去。在VARIANT的vt成员的值如果包含VT_ARRAY|...,那么它所封装的就是一个SafeArray,它的parray成员即是指向SafeArray的指针。SafeArray中元素的类型可以是VARIANT能封装的任何类型,包括VARIANT类型本身。
使用SafeArray的具体步骤:
方法一:
包装一个SafeArray:
(1). 定义变量,如:
VARIANT varChunk;
SAFEARRAY *psa;
SAFEARRAYBOUND rgsabound[1];
(2). 创建SafeArray描述符:
uIsRead=f.Read(bVal,ChunkSize);//read array from a file.
if(uIsRead==0)break;
rgsabound[0].cElements =uIsRead;
rgsabound[0].lLbound = 0;
psa = SafeArrayCreate(VT_UI1,1,rgsabound);
(3). 放置数据元素到SafeArray:
for(long index=0;index {
if(FAILED(SafeArrayPutElement(psa,&index,&bVal[index])))
::MessageBox(NULL,"出毛病了。","提示",MB_OK | MB_ICONWARNING);
}
一个一个地放,挺麻烦的。
(4). 封装到VARIANT内:
varChunk.vt = VT_ARRAY|VT_UI1;
varChunk.parray = psa;
这样就可以将varChunk作为参数传送出去了。

读取SafeArray中的数据的步骤:
(1). 用SafeArrayGetElement一个一个地读
BYTE buf[lIsRead];
for(long index=0;index {
::SafeArrayGetElement(varChunk.parray,&index,buf+index);
}
就读到缓冲区buf里了。
方法二:
使用SafeArrayAccessData直接读写SafeArray的缓冲区:
(1). 读缓冲区:
BYTE *buf;
SafeArrayAccessData(varChunk.parray, (void **)&buf);
f.Write(buf,lIsRead);
SafeArrayUnaccessData(varChunk.parray);
(2). 写缓冲区:
BYTE *buf;
::SafeArrayAccessData(psa, (void **)&buf);
for(long index=0;index {
buf[index]=bVal[index];
}
::SafeArrayUnaccessData(psa);

varChunk.vt = VT_ARRAY|VT_UI1;
varChunk.parray = psa;

这种方法读写SafeArray都可以,它直接操纵SafeArray的数据缓冲区,比用SafeArrayGetElement和SafeArrayPutElement速度快。特别适合于读取数据。但用完之后不要忘了调用::SafeArrayUnaccessData(psa),否则会出错的。
13. 使用书签( bookmark )
书签可以唯一标识记录集中的一个记录,用于快速地将当前记录移回到已访问过的记录,以及进行过滤等等。Provider会自动为记录集中的每一条记录产生一个书签,我们只需要使用它就行了。我们不能试图显示、修改或比较书签。ADO用记录集的Bookmark属性表示当前记录的书签。
用法步骤:
(1). 建立一个VARIANT类型的变量
_variant_t VarBookmark;
(2). 将当前记录的书签值存入该变量
也就是记录集的Bookmark属性的当前值。
VarBookmark = rst->Bookmark;
(3). 返回到先前的记录
将保存的书签值设置到记录集的书签属性中:
// Check for whether bookmark set for a record
if (VarBookmark.vt == VT_EMPTY)
printf("No Bookmark set!/n");
else
rst->Bookmark = VarBookmark;
设置完后,当前记录即会移动到该书签指向的记录。
14、设置过滤条件
Recordset对象的Filter属性表示了当前的过滤条件。它的值可以是以AND或OR连接起来的条件表达式(不含WHERE关键字)、由书签组成的数组或ADO提供的FilterGroupEnum枚举值。为Filter属性设置新值后Recordset的当前记录指针会自动移动到满足过滤条件的第一个记录。例如: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赵薇' AND 性别=’女’");
在使用条件表达式时应注意下列问题:
(1)、可以用圆括号组成复杂的表达式
例如: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赵薇' AND 性别=’女’) OR AGE但是微软不允许在括号内用OR,然后在括号外用AND,例如: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赵薇' OR 性别=’女’) AND AGE必须修改为: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赵薇' AND AGE(2)、表达式中的比较运算符可以是LIKE
LIKE后被比较的是一个含有通配符*的字符串,星号表示若干个任意的字符。
字符串的首部和尾部可以同时带星号*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 LIKE '*赵*' ");
也可以只是尾部带星号:
rst->Filter = _bstr_t ("姓名 LIKE '赵*' ");
Filter属性值的类型是Variant,如果过滤条件是由书签组成的数组,则需将该数组转换为SafeArray,然后再封装到一个VARIANT或_variant_t型的变量中,再赋给Filter属性。
15、索引与排序
(1)、建立索引
当以某个字段为关键字用Find方法查找时,为了加快速度可以以该字段为关键字在记录集内部临时建立索引。只要将该字段的Optimize属性设置为true即可,例如:
pRst->Fields->GetItem("姓名")->Properties->
GetItem("Optimize")->PutValue("True");
pRst->Find("姓名 = '赵薇'",1,adSearchForward);
......
pRst->Fields->GetItem("姓名")->Properties->
GetItem("Optimize")->PutValue("False");
pRst->Close();
说明:Optimize属性是由Provider提供的属性(在ADO中称为动态属性),ADO本身没有此属性。
(2)、排序
要排序也很简单,只要把要排序的关键字列表设置到Recordset对象的Sort属性里即可,例如:
pRstAuthors->CursorLocation = adUseClient;
pRstAuthors->Open("SELECT * FROM mytable",
_variant_t((IDispatch *) pConnection),
adOpenStatic, adLockReadOnly, adCmdText);
......
pRst->Sort = "姓名 DESC, 年龄 ASC";
关键字(即字段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果要以某关键字降序排序,则应在该关键字后加一空格,再加DESC(如上例)。升序时ASC加不加无所谓。本操作是利用索引进行的,并未进行物理排序,所以效率较高。
但要注意,在打开记录集之前必须将记录集的CursorLocation属性设置为adUseClient,如上例所示。Sort属性值在需要时随时可以修改。
16、事务处理
ADO中的事务处理也很简单,只需分别在适当的位置调用Connection对象的三个方法即可,这三个方法是:
(1)、在事务开始时调用
pCnn->BeginTrans();
(2)、在事务结束并成功时调用
pCnn->CommitTrans ();
(3)、在事务结束并失败时调用
pCnn->RollbackTrans ();
在使用事务处理时,应尽量减小事务的范围,即减小从事务开始到结束(提交或回滚)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便提高系统效率。需要时也可在调用BeginTrans()方法之前,先设置Connection对象的IsolationLevel属性值,详细内容参见MSDN中有关ADO的技术资料。
三、使用ADO编程常见问题解答
以下均是针对MS SQL 7.0编程时所遇问题进行讨论。
1、连接失败可能原因
Enterprise Managemer内,打开将服务器的属性对话框,在Security选项卡中,有一个选项Authentication。
如果该选项是Windows NT only,则你的程序所用的连接字符串就一定要包含Trusted_Connection参数,并且其值必须为yes,如:
"Provider=SQLOLEDB;Server=888;Trusted_Connection=yes"
";Database=master;uid=lad;";
如果不按上述操作,程序运行时连接必然失败。
如果Authentication选项是SQL Server and Windows NT,则你的程序所用的连接字符串可以不包含Trusted_Connection参数,如:
"Provider=SQLOLEDB;Server=888;Database=master;uid=lad;pwd=111;";
因为ADO给该参数取的默认值就是no,所以可以省略。我认为还是取默认值比较安全一些。
2、改变当前数据库的方法
使用Tansct-SQL中的USE语句即可。
3、如何判断一个数据库是否存在
(1)、可打开master数据库中一个叫做SCHEMATA的视图,其内容列出了该服务器上所有的数据库名称。
(2) 、更简便的方法是使用USE语句,成功了就存在;不成功,就不存在。例如:
try{
m_pConnect->Execute ( _bstr_t("USE INSURANCE_2002"),NULL,
adCmdText|adExecuteNoRecords );
}
catch (_com_error &e)
{
blSuccess=FALSE;
CString str="数据库INSURANCE_2002不存在!/n";
str+=e.Description();
::MessageBox(NULL,str,"警告",MB_OK | MB_ICONWARNING);
}
4、判断一个表是否存在
(1)、同样判断一个表是否存在,也可以用是否成功地打开它来判断,十分方便,例如:
try{
m_pRecordset->Open(_variant_t("mytable"),
_variant_t((IDispatch *)m_pConnection,true), adOpenKeyset,
adLockOptimistic, adCmdTable);
}
catch (_com_error &e)
{
::MessageBox(NULL,"该表不存在。","提示",MB_OK | MB_ICONWARNING);
}

(2)、要不然可以采用麻烦一点的办法,就是在MS-SQL服务器上的每个数据库中都有一个名为sysobjects的表,查看此表的内容即知指定的表是否在该数据库中。
(3)、同样,每个数据库中都有一个名为TABLES的视图(View),查看此视图的内容即知指定的表是否在该数据库中。
5、类型转换问题
(1)、类型VARIANT_BOOL
类型VARIANT_BOOL等价于short类型。The VARIANT_BOOL is equivalent to short. see it's definition below:
typdef short VARIANT_BOOL
(2)、_com_ptr_t类的类型转换
_ConnectionPtr可以自动转换成IDspatch*类型,这是因为_ConnectionPtr实际上是_com_ptr_t类的一个实例,而这个类有此类型转换函数。
同理,_RecordsetPtr和_CommandPtr也都可以这样转换。
(3)、_bstr_t和_variant_t类
在ADO编程时,_bstr_t和_variant_t这两个类很有用,省去了许多BSTR和VARIANT类型转换的麻烦。
6、打开记录集时的问题
在打开记录集时,在调用Recordset的Open方法时,其最后一个参数里一定不能包含adAsyncExecute,否则将因为是异步操作,在读取数据时无法读到数据。
7、异常处理问题
对所有调用ADO的语句一定要用try和catch语句捕捉异常,否则在发生异常时,程序会异常退出。
8、使用SafeArray问题
在初学使用中,我曾遇到一个伤脑筋的问题,一定要注意:
在定义了SAFEARRAY的指针后,如果打算重复使用多次,则在中间可以调用::SafeArrayDestroyData释放数据,但决不能调用::SafeArrayDestroyDescriptor,否则必然出错,即使调用SafeArrayCreate也不行。例如:
SAFEARRAY *psa;
......
//When the data are no longer to be used:
::SafeArrayDestroyData( psa);
我分析在定义psa指针时,一个SAFEARRAY的实例(也就是SAFEARRAY描述符)也同时被自动建立了。但是只要一调用::SafeArrayDestroyDescriptor,描述符就被销毁了。
所以我认为::SafeArrayDestroyDescriptor可以根本就不调用,即使调用也必须在最后调用。
9、重复使用命令对象问题
一个命令对象如果要重复使用多次(尤其是带参数的命令),则在第一次执行之前,应将它的Prepared属性设置为TRUE。这样会使第一次执行减慢,但却可以使以后的执行全部加快。
10、绑定字符串型字段问题
如果要绑定的字段是字符串类型,则对应的字符数组的元素个数一定要比字段长度大2(比如m_szau_fname[22],其绑定的字段au_fname的长度实际是20),不这样绑定就会失败。
11、使用AppendChunk的问题
当用AddNew方法刚刚向记录集内添加一个新记录之后,不能首先向一个长数据字段(image类型)写入数据,必须先向其他字段写入过数据之后,才能调用AppendChunk写该字段,否则出错。也就是说,AppendChunk不能紧接在AddNew之后。另外,写入其他字段后还必须紧接着调用AppendChunk,而不能调用记录集的Update方法后,才调用AppendChunk,否则调用AppendChunk时也会出错。换句话说,就是必须AppendChunk在前,Update在后。因而这个时候就不能使用带参数的AddNew了,因为带参数的AddNew会自动调用记录集的Update,所以AppendChunk就跑到Update的后面了,就只有出错了!因此,这时应该用不带参数的AddNew。
我推测这可能是MS SQL 7.0的问题,在MS SQL 2000中则不存在这些问题,但是AppendChunk仍然不能在Update之后。
四、小结
一般情况下,Connection和Command的Execute用于执行不产生记录集的命令,而Recordset的Open用于产生一个记录集,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特别Command主要是用于执行参数化的命令,可以直接由Command对象执行,也可以将Command对象传递给Recordset的Open。
本文中的代码片断均在VC++ 6.0、Windows NT 4.0 SP6和MS SQL 7.0中调试通过。相信您读过之后,编写简单的数据库程序应该没有问题了。当然要编写比较实用的、复杂一点的程序,还需要对OLE DB、ADO以及数据库平台再多了解一点,希望您继续努力,一定会很快成功的!详细参考资料请参见微软MSDN July 2000光盘或MS SQL 7.0在线文档资料(Books online)。文中难免有错误和不妥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微软MSDN Library - July 2000 / Platform SDK / Data Services / Microsoft Data Access Components (MDAC) / 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 (ADO)
2、 微软MS SQL 7.0在线文档资料(Books online)---- Building SQL Server Applications / ADO and SQL Server
3、 微软MS SQL 7.0在线文档资料(Books online)---- Building SQL Server Applications / Transact – SQL Reference
4、 微软MSDN Library - July 2000 / Platform SDK / Data Services / Microsoft Data Access Components (MDAC) / Microsoft OLE DB

 

source:php.cn
Statement of this Website
The content of this article is voluntarily contributed by netizens, and the copyright belongs to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site does not assume corresponding legal responsibility. If you find any content suspected of plagiarism or infringement, please contact admin@php.cn
Popular Tutorials
More>
Latest Downloads
More>
Web Effects
Website Source Code
Website Materials
Front End Temp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