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蛇煉獄蝰蛇V3專業版評測:權衡力量與輕便的代價是什麼?
前段時間關於遊戲滑鼠的討論中,小雷提到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遊戲滑鼠」是2003年發佈於雷蛇的Razer Boomslang——一款DPI「高達」2500、輪詢率125Hz的USB遊戲滑鼠。但其實說法並不準確,因為這款2100/25輪詢率00DPI的Boomslang其實是這個系列的升級版了,它的上一代-發佈於1999年的Boomslang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遊戲滑鼠。
跟4年後發布的第二代相比,第一代Boomslang採用的是更為原始的PS/2接口,同時輪詢率也只有10 -200Hz;直到2005年採用雷射感測器的雷蛇銅斑蛇(Copperhead)發布,雷蛇的遊戲滑鼠才正式邁入1000Hz輪詢率的時代。在此之後,雷蛇也憑藉著毒蝰(Viper)、煉獄蝰蛇(DeathAdder)和巴塞利斯蛇(BAsilisk)三款滑鼠完成了對遊戲滑鼠高端市場的統治。
根據Newzoo的數據,去年雷蛇在全球遊戲週邊市場實現了11%的市場佔有率,僅次於羅技的16%。此外,雷蛇也擁有遊戲週邊品牌中最高的使用者忠誠度,堪稱遊戲週邊領域的ROG。畢竟ROG做週邊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而且雷蛇和ROG在遊戲週邊都有一個共同主題──燈光。由於雷蛇產品的燈光設計過於“奪目”,網路上關於雷蛇“燈廠”身份的吐槽也是層出不窮。
「當你買了一組雷蛇鍵鼠」
圖片來源:Reddit論壇用戶Bilbzzz
不過這種重行銷輕技術的做法也無形間削弱了雷蛇的產品競爭力:根據雷蛇去年的中期報告:雷蛇研發費用在2億元附近已經維持了多年,但行銷費用卻節期攀升來到5.54億元,年增超過40%。一邊是不見成長的研發投入、一邊是年年攀升的行銷費用,背後還有步步緊追的羅技、賽睿和ROG,2022年的雷蛇,急需一款新時代的「Boomslang」來穩固自己的市場,讓大家知道那個「始於玩家、賦予玩家」的遊戲外設品牌依舊把玩家放在第一位。
而這個艱鉅的任務,就落在了前段時間發布的雷蛇煉獄蝰蛇(Death Adder)V3 Pro身上。
煉獄蝰蛇V3硬體升級
#雖然名義上煉獄蝰蛇V3 Pro(下文以V3 Pro代稱)只是煉獄蝰蛇V2 Pro(下文以V2 Pro代稱)的常規更替款,但在V3 Pro的核心配置上,我們不難發現V3 Pro對於雷蛇來說並不只是一個更替款那麼簡單。
圖片來源:雷科技
如果說V2 Pro只是雷蛇毒蝰系列之下的一款“非對稱高端滑鼠”,那V3 Pro的產品定位可以說真正將煉獄蝰蛇這個產品線提高到了雷蛇遊戲滑鼠的旗艦位置,和毒蝰、賽巴利斯蛇一樣的旗艦滑鼠行列。
圖片來源:雷科技
首先,V3 Pro改用了雷蛇最新的Focus Pro 30K感測器,如同它名字所說的那樣,這款新一代感測器可以支援高達30000DPI的表面追蹤。此外,雷蛇的「招牌」——非對稱中止技術可以為滑鼠提供更準確、連續的表面追蹤。
可能很多人都不明白這個非對稱中止技術背後有什麼實際用處,甚至連這個名字都沒聽過。簡單來說就是開啟了非對稱中止後,滑鼠即使離開滑鼠墊表面,Focus Pro 30K感測器依舊能隔著數毫米的「空氣」繼續準確追蹤滑鼠位移。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由於一般的滑鼠在離開滑鼠墊後會中斷追踪,一旦感應器重新捕捉到滑鼠墊,主控就會因為離開前後感應器位置「跳躍」而出現不正確的加速,導致遊標短暫「閃現」。
此外,V3 Pro也改用了雷蛇第三代光學微動。和傳統的機械微動相比,光學微動在原理上光軸鍵盤大致相似,用內部的雷射和遮光板來取代傳統微動的金屬簧片結構。除了在理論上可以提供更快的觸發響應速度外,由於沒有機械簧片與觸點結構,光學微動不僅穩定性更好,同時壽命也比機械微動要長。
V2 Pro中採用的第二代光學微動已經實現了約7000萬次的馬達壽命,而第三代光學微動直接這個數字提升到了9000萬次。依照每分鐘60次,每天24小時持續點擊來算,V3 Pro的理論壽命可以讓你7×24連續點擊近3年。
由於採用了全新的傳感器、微動及其他“改進”,V3 Pro的續航時間也提升到了90小時。
V3 Pro與V2 Pro外形變化
#除了配置上的三大變化外,V3 Pro在外觀上也和V2 Pro有所改動。但不同於配置上的“正面改進”,V3 Pro外觀上的改進就不一定能得到所有用戶的一致認可。先前說過,遊戲滑鼠手感的「一致性」是評價遊戲滑鼠的重要指標,即使迭代產品只是「微調」的滑鼠的造型,這些細微的變化也會被玩家察覺。
很不幸的是,V3 Pro還真就對V2 Pro做出了不少修改,以至於小雷第一次從V2 Pro換到V3 Pro的時候甚至覺得有些陌生,覺得滑鼠怎麼握都不合適。
圖片來源:雷科技
從滑鼠「頭部」開始看:V3 Pro的前部寬度較V2 Pro有所收窄,左右鍵表面的起伏也變得平緩,手指的導引略微變弱。如果你平常打遊戲時喜歡食指和中指「劈腿」的話,改用V3 Pro需要些許的適應時間。另外,V3 Pro的左右鍵也從滑鼠頂殼中分離出來,改為獨立按鍵。雖然看起來沒有V2 Pro那麼具有“攻擊性”,但對按鍵觸發均一性來說有所改進,好評。
V3 Pro的滾輪同樣採用了鏤空設計,表面紋路也沒有改變。但滾輪的開槽明顯比V2 Pro長,這也代表V3 Pro的滾輪突起比V2 Pro更高,手感也更清晰。
圖片來源:雷科技
接下來就是小雷我作為V2 Pro用戶做不適應的一點:V3 Pro調整了滑鼠背部拱起的曲線,最高點從滑鼠中心向左移動,同時滑鼠兩側的線條也有所調整。這樣的變化為使用者手掌帶來了一個輕微外翻的角度。從人體工學的角度來看,輕微外翻的設計可以緩解使用者疲勞。但和V2 Pro相比,V3 Pro的設計會導致滑鼠的中心不居中,對手感的影響較為明顯。
圖片來源:雷科技
V3 Pro在滑鼠兩側的改變也有些「大刀闊斧」:V3 Pro取消了老鼠兩側的高阻力防滑橡膠側裙設計,且老鼠拇指側的凹陷也幾乎完全消失。橡膠側裙與拇指槽的改動讓V3 Pro手感上與一個「光滑的硬質肥皂」非常相似,再加上之前提到滑鼠中心偏移,相信「滑手」會是不少「老用戶」對V3 Pro的第一個反應。
另外,V3 Pro在重量上也有明顯的變化:V2 Pro重量88g,而V3 Pro重量只有63g(白色版64g)。在非「洞洞鼠」行列中,瘦身成功的V3 Pro可以說已經摸到了輕量化滑鼠的門檻。
但問題是,V3 Pro減肥成功的「代價」是什麼呢?
首先,V3 Pro做了一個「違背祖宗的決定」-作為一隻雷蛇滑鼠,V3 Pro居然取消了雷蛇Logo RGB燈的設計,將其替換成了表面印刷的亮面印花。另外,V3 Pro也取消了V2 Pro的三模設計,只保留了2.4G和有線傳輸兩種工作模式。但最令小雷不解的是V3 Pro取消了滑鼠底部充電接點的設計,只能透過有線連接來充電。
圖片來源:雷科技
所幸在V3 Pro上雷蛇終於改用了USB-C充電,且介面處不再像過去的microUSB介面那樣用限位卡扣阻止用戶使用其他品牌的線。小雷身邊不少雷蛇滑鼠使用者都對雷蛇的介面卡扣深惡痛絕,為了實現數據線通用,小雷甚至用角磨機把V2 Pro的卡扣打磨掉。此次改用真正通用的USB-C接口,實屬V3 Pro的高光時刻。
圖片來源:雷科技
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V3 Pro居然取消了滑鼠底部的接收器收納槽。雖然V3 Pro支援HYPERSPEED一對二接收器技術,但雷蛇甚至不願意在V3 Pro底部開一個孔放接收器,這一點實在讓我難以理解。
「雙高滑鼠」會是短期改進方向
那麼搭載了種種升級與「降級」的V3 Pro,用起來表現又如何呢?這裡小雷對V3 Pro做了簡單的測試。測試使用的比較鼠為雷蛇煉獄蝰蛇V2 Pro,測試鼠墊為雷蛇烈焰神蟲硬質版。
圖片來源:雷科技
在Focus Pro 30K感測器的支持下。即使沒有所謂「平滑輔助」的幫助,V3 Pro在高速、低速、加速、減速四種情況下的表現都非常出色,線條平直、打點均勻且保留了其中細微的角度變化。而MouseTester的表現也同樣出色,從頭到尾都平滑無斷點。
圖片來源:雷科技
如果你覺得1000Hz的輪詢率還不夠的話,V3 Pro也支援HYPERPOLLING技術無線輪詢率。要知道不少品牌的有線滑鼠都只能提供2000Hz的輪詢率,V3 Pro這樣的表現可以說已經站到了產業的前沿。
左圖為V2 Pro,右圖為V3 Pro
圖片來源:雷科技
不過可能因為小雷已經過了成為電競新星的年紀,4000Hz的輪詢率對小雷來說用處實在有限。而且根據小雷的經驗,部分FPS遊戲對超高輪詢率的支援較為有限,甚至可能因為刷新率過高而導致遊標卡頓。而且更高的輪詢率不僅對無線幹擾有更高要求,還會對滑鼠的續航帶來壓力。
但對玩家來說,更高的輪詢率能為滑鼠帶來更精確的操作。考慮到遊戲滑鼠本質上就是以精確和敏捷為核心的輸入設備,可以預見的是高輪詢率匯合高刷新率一起成為未來遊戲滑鼠的發展方向。
圖片來源:雷科技
而雷蛇煉獄蝰蛇V3 Pro作為雷蛇去年宣布退市後的新一代遊戲滑鼠,除了是Focus Pro 30K時代的代表作之一,也將是雷蛇重回技術主導時代的核心產品。不可否認煉獄蝰蛇V3 Pro目前1099元的售價確實有些“脫離群眾”,在產品細節上也還有不少打磨的空間,但以一個真的原價購買煉獄蝰蛇V3 Pro的雷蛇用戶的角度,我依舊看好煉獄蝰蛇V3 Pro的前景。相信在下半年新款滑鼠開始加入到電商優惠的行列後,煉獄蝰蛇V3 Pro可以重塑雷蛇曾經的輝煌。
以上是雷蛇煉獄蝰蛇V3專業版評測:權衡力量與輕便的代價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Clothoff.io
AI脫衣器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費產生 AI 無盡。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是的,我用三千多元買了一台真正的徠卡相機,這可不是什麼小米、夏普聯名,是真真正正的徠卡相機,甚至能在徠卡官方APP中找到它的存在。它就是徠卡上個月才發表的全新產品-Sofort2。 (圖片來源:雷科技攝製)在上個月我就曾寫過一篇文章評論徠卡的這台新機簡直是在割韭菜,三千多元買這麼一台配置在拍立得市場中都極度落後的產品一定是錢多的沒地方花,純純的「大冤種」。但秉持著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理念,我還是在開售當晚就下單了徠卡Sofort2,成為了一位「真正的」徠卡用戶。外觀:一台精緻的玩具?徠卡Sofo

不久前,OPPO在巴黎影展上宣布與哈蘇聯手打造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將由OPPOFindX7系列首發搭載。選擇在全球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攝影展上宣布此消息,可見OPPO對於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的重視程度。根據OPPO的說法,新一代超光影影像系統主要包含三個部分:-超光影全主攝系統,從提升變焦倍率到打造多視角的創作自由;-超光影影像引擎,用更多的計算實現更少的計算痕跡;-超光影ProXDR顯示,符合螢幕觀看方式的照片顯示技術。其中「超光影全主攝系統」是指影像系統的硬件,「超光影影像引擎」係指影像

趕在11月的最後一天,魅族趁著驍龍8Gen3新機潮,帶來了自家的年度旗艦新機魅族21。不久之前,本站還做了這款產品的評測,它是一款優點和缺點都比較明顯的手機。而且,魅族21目前只有一款機型,不像其他品牌那樣分成中盃、大杯。對於想要一款超級旗艦的人來說,魅族21顯得有點不夠「Pro」。 (圖源:本站攝製)不過,最近網路上出現了關於魅族21Pro的爆料,這對想要更極致配置和體驗的魅友來說,是個好消息。魅族21的螢幕不夠強? 2K螢幕來了!魅族21的充電功率不夠高,百瓦快充來了!難道,魅族21只是“小試牛刀”

前段時間關於遊戲滑鼠的討論中,小雷提到第一隻真正意義上的「遊戲滑鼠」是2003年發佈在雷蛇的RazerBoomslang——一款DPI「高達」2500、輪詢率125Hz的USB遊戲滑鼠。但其實說法並不準確,因為這款2100/25輪詢率00DPI的Boomslang其實是這個系列的升級版了,它的上一代-發佈於1999年的Boomslang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款遊戲滑鼠。跟4年後發布的第二代相比,第一代Boomslang採用的是更為原始的PS/2接口,同時輪詢率也只有10-200Hz;直到2005

Meta Connect 2024 活動定於 9 月 25 日至 26 日舉行,在本次活動中,該公司預計將推出一款價格實惠的新型虛擬實境耳機。據傳這款 VR 耳機是 Meta Quest 3S,它似乎已經出現在 FCC 清單上。這個建議

2024年1月10日,榮耀在上海舉行了今年的第一場線下發表會,MagicOS8.0正式登場。 MagicOS8.0是榮耀打造的全新自研作業系統,產業首度新一代人機互動-意圖辨識人機互動。此外,新系統也帶來了不少基於AI打造的全新功能,例如「任意門」、「對話成片」、「多模態日程管理」等。 (雷科技攝製)榮耀將MagicOS8.0稱之為繼命令列互動、圖形互動與自然互動後的新一代的互動模式系統,至於到底有多牛,我們接著往下看。會學習的系統,更懂你的系統提到「AI」,實際上,榮耀早在2016年就打造了第

在前段時間的發表會上,華為正式發表新一代無線連線技術-星閃(NearLink),有別於以往的無線技術,星閃並非基於藍牙等傳統無線技術的規範開發,而是華為在多年的無線在技術累積的情況下,打造的全新無線連線規格。如果你沒看發表會,沒關係,讓我們來快速了解一下星閃:使用一套標準集合藍牙和WIFI等傳統無線技術的優勢,這項技術適用於消費性電子、智慧家庭、新能源汽車、工業智造等多種場景。相較於藍牙技術,功耗降低60%、傳輸速率提升6倍,具備更低延遲、更穩定連接抗干擾能力,覆蓋距離提升2倍,連接數提升10倍。以上

(映維網Nweon2023年09月26日)微軟認為,MicroLED具有體積小、重量輕、亮度高、封裝密度高的特點,可能特別適合用於需要高解析度、小尺寸和輕重量的頭戴式顯示器。在名為」Microlensesprovidingwiderangechiefrayanglemanipulationforapaneldisplay「的專利申請中,微軟介紹了一種為面板顯示提供大範圍主射線角操縱的微透鏡,以及配置所述微透鏡陣列的顯示系統。其中,陣列中的每個微透鏡對應於面板顯示器的各自像素。微透鏡的配置根據它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