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週邊 人工智慧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Aug 03, 2023 pm 03:49 PM
ai 佈局 天美

遊戲與AI結合的能量,可能遠遠超過你想像。

文/以撒

最近,世界人工智慧大會 (WAIC 2023)在上海舉辦。這個大會的含金量想必不用多說——會上聚集了一大批圖靈獎、諾獎得主、國內外科學家,參加會的頭部AI企業更是不少。看到大會的一些動態,葡萄君真的有點感慨。

因為我上一次參加WAIC是在2021年,那時AI的勢頭還不像現在這麼興盛,我對AI的認識也不過爾爾。但今年呢——我國AI的核心產業規模已經達到5000億元,算力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企業數量超過4300家……光是會上展示的大模型就有30多個。 AI的時代巨輪已經勢不可擋地駛來了。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在會上,與遊戲相關的會場也相當熱鬧。這並不奇怪,畢竟遊戲產業是與AI聯繫最為緊密的產業之一。但從AI火起來這段時間,我對這方面的感受來看,似乎能為遊戲性帶來極大顛覆性的方案,還沒有在業界大規模落地。關於遊戲 × AI的未來方向,業界也是眾說紛紜,難有定論。因此,大部分人好像進入了一個AI迷茫期──明白這條路是未來,但不清楚到底該怎麼走。

當然,這時就少不了遊戲公司出來發聲。今年大會首次開設了「遊戲AI應用與遊戲科技」論壇,與會嘉賓都分享了他們對遊戲 × AI的想法和實踐。其中天美的分享讓我覺得很有意思,因為在大環境有些迷茫的情況下,他們似乎展現出了一種相對少見的,騰訊作為大廠對遊戲 × AI的系統性思考。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如果簡單抽像一下天美分享的內容,你大致可以這樣理解:他們對遊戲× AI的規劃,分為內外兩部分——“內”是指用AI相關技術提升遊戲內體驗,“外”則是用遊戲反哺AI等技術的發展。如果能做好內外兼修,這二者就會相輔相成,形成一個很好的閉環。

而放到更具體的角度來講這件事,你會發現,在對AI的理解和應用上,天美已經結合AI讓很多遊戲內容發生了質變,也研究出了不少切實可參考的技術方向。

01

AI到底能多大程度提升遊戲體驗?

首先在用AI提升遊戲體驗這方面,目前我們最頻繁討論的無非是AI NPC。但實際上,在這方面做到較完善的體驗,還需要非常長遠的迭代。相較之下,如果結合專案和玩家的需求,把目光投向一些更底層的場景,你會發現AI的應用大有可為。

典型的案例是天美J3的應用。他們主攻FPS,研發過《逆戰》《穿越火線:槍戰王者》(CFM)《決勝時刻手遊》(CoDM)等遊戲。算上在研的《逆戰手遊》在內,他們已經在不少專案中使用過AI技術,也算是業界最早探索FPS AI技術研發與應用的團隊之一。

當然,他們一開始大概也會有點迷茫,因為FPS AI是個“大坑”,研發和應用都是高難度——FPS裡那些環境因素、狀態分析、局勢判斷……儘管複雜,對人來說卻是很自然就能理解的設定;但對AI來說,這些因素帶來的複雜度,相比2D/2.5D遊戲要高出幾個數量級。更別說要在各種進階的規則、玩法下,做到較高的完成度了。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在這種前提下,找對FPS AI的研究方向就很重要。所以在針對不同類型產品的遊戲訴求考慮過後,J3主要梳理出兩個大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 FPS的「擬人AI」-說通俗點就是「人機對戰」。

但和我們以往理解的人機模式不同,這種擬人AI是為了改善競技體驗。在FPS這種硬派的競技遊戲中,玩家最需要的是在平衡的動態博弈中不斷挑戰並突破自我能力,從2018年起,J3開始與司內的人工智慧實驗室騰訊AI Lab合作,打算以」擬人AI「為方向,創造一些玩法和體驗上的延伸。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在技術上,首要的困難就是如何克服3D環境所帶來的複雜性。

另外,為了提升研發效率、讓AI有能力適應多模式,除了優化效能之外,他們還設計了OneModel的聯合訓練框架。透過對地圖環境的泛化共享建模、多地圖聯合訓練等方法,讓AI具備了快速覆蓋新增地圖的能力。

解決這個問題之後,就要面對AI訓練的難度了。他們的做法是從最簡單的1V1模式開始研究、訓練模型,之後再慢慢攻克5V5這種複雜的模式。在聯合團隊的合作下,騰訊AI Lab和J3共同實現了業界較為領先的FPS全圖擬人AI方案。

這項技術,甚至還成了產品破圈的突破口。

2020年,CFM計畫開發一個類似Gal Game的互動劇情模式,在PVP之外提供一些陪伴式體驗,同時又能兼顧競技內容。這種聽起來「既要又要」的玩法該怎麼做?他們上線了一個新版本《電競傳奇》——以現實中的職業選手為藍本,用擬人AI學習他們的對局數據、操作,讓玩家有一種與不同角色互動、向選手挑戰的感覺。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這個模式一推出,就成為了自2017年《荒島特訓》BR模式更新後,留存最高的模式。此後,CoDM也在2022年上線了「電競挑戰賽」模式,將當年獲得職業大師賽冠軍的Q9戰隊主力選手們做進了遊戲。團隊透過收集、分析大量選手真實的對局數據,定制了職業戰隊的“AI分身”,讓玩家能和他們5v5對戰。玩法上線後,不出意外地也火了——「電競挑戰賽「的次留數據,在遊戲過往的60多個歷史模式中排名前8。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第二個方向,是針對PVE的「AI動作生成」-之所以瞄準這個方向,是因為《逆戰手遊》是一款FPS PVE遊戲,其中包含大量Boss演出及戰鬥、小怪同屏戰鬥、NPC等角色動作演繹的場景,這些都是遊戲沉浸式內容和戰鬥體驗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當下,為了做出更好的效果,應用一些更前沿的技術顯然是必要的。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例如用龐大行為樹和動畫資源堆疊,並非不能做好逼真的內容,但會相當耗費精力,而且還有佔用內存大、維護成本高的缺點。當然,近年來海外的3A廠商也開發過像MotionMatching、HyperMotion這樣更先進的動畫技術,都解決了一些傳統方案的痛點。

而天美的方向又是另外一種:2019年底,《逆戰手遊》與騰訊Robotics X 實驗室合作,把目光放到了自回歸神經網路演算法模型(ARNN模型)。

這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時間序列的資料分析演算法,例如天氣、交通的預測等。角色動畫本質上也是一種時間序列數據,如果能合理的運用這套演算法,或許就能做到,透過大量動捕數據訓練,讓AI模型學會預測動作序列幀的下一幀,並形成自然、完整的角色動作。

這種技術已經有一些3A廠商在探索,但在業界還沒有大規模落地,在網遊/手遊產品領域就更是鮮有人涉足。所以《逆戰手遊》的應用,應該算是ARNN模型在網遊中的第一次嘗試。

遊戲內使用了該技術的NPC,其動作反應將會是根據玩家行動實時生成的,而非提前寫死的動畫;並且能夠根據運動學原理,自主生成和調節擬真的動作形態。這麼說可能不太直觀,J3團隊為我們示範了一段技術效果示意——可以看到,在運用了這項技術的多小怪同屏追逐效果動畫中,AI實時生成的小怪角色動作表現,相較於傳統效果更生動、多樣,還能基於環境和地形做出各種變化。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智能體動作生成技術下的同屏

多小怪追逐效果示意

這種效果代表什麼呢?如果能大規模應用,玩家就能在遊戲中看到更自然、更沉浸的擬真動作表現與戰鬥效果,而這項技術還會持續用於一些NPC、怪物上。另外,這種方式下的製作效率也會有所提升——舉個例子,傳統美術工作流程中至少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內容,透過AI動作生成,在兩週內就能完成。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在提升遊戲的可玩性,畢竟團隊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更豐富的內容製作。

02

#遊戲 × AI的能量,可能#遠遠超出你想像

當然,遊戲 × AI的化學反應還不只這些——在提升遊戲內體驗之後,這些AI技術還能透過遊戲,延伸到現實中的方方面面,做到反哺的功效。至少在這三個角度都是如此:

第一,針對較為垂直和技術向的場景,遊戲能成為新技術的優秀試驗場。我們在上文提過,FPS AI的研發非常複雜,但也正因複雜,它的價值才很大——FPS中的3D環境更像真實世界,相比2.5D/2D的AI訓練,它更能貼近人類在真實環境下的表現,所以有更多提供跨領域研究價值的機會。

例如在《逆戰手遊》中應用的AI動作生成技術,就能與Robotics X 實驗室的機器人研究互相加持——一方面,它能讓機器人變得更加“聰明”,生成出更像是真實生物的動作表現;另一方面,它也能透過引擎的虛擬環境,讓機器人在遊戲中加速「練等」。事實上,《逆戰手遊》與Robotics X實驗室的合作已經實現了這種反哺,讓後者的自主研發四足機器人研究與訓練得到了極大的幫助。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騰訊自主研發四足機器人 Max

##第二,針對較廣泛且生活化的場景,遊戲 × AI能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舉個例子:天美旗下子品牌天美健康,結合AI技術研發了一款“天美健康智能健身魔鏡”,這款魔鏡當天也有在大會上展出。在技​​術層面,它利用了AI動捕等技術提供運動數據分析和結果回饋,能幫助使用者制定科學的訓練計畫和評測。再加上與遊戲IP內容的結合,它可以讓原本枯燥的運動變得更聰明、更有趣。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第三,遊戲 × AI在未來,甚至能提振整個產業的發展。我們就聊過,AI產業及教育眼下其實有一個很大的痛點──人才焦慮。這個新興領域發展沒多少年,國內尚未形成特別完整、成氣候的教學體系,同時也需要讓更多人對它有切實的興趣,而非衝著一時利益去研究。這些問題,可能都不是一時能自然解決的。

但當遊戲與AI技術結合,就能有相當大的幫助。好比由《王者榮耀》與騰訊AI Lab共同打造的開放AI研究平台“騰訊開悟平台”,已經先後與北大、清華、中科大等19 所頂尖高校合作開發課程,讓學生用更有趣的方式來理解機器學習、強化學習、多智能體決策等知識點。目前開設開悟相關課程累計涵蓋學生人數達630名。前不久他們也宣布,平台舉辦的AI賽事即將在全國各地舉辦公開賽。

這些課程、資料、賽事,如果能推廣到全國高校的AI專業,無疑會為我們的AI教育帶來很大的益處,甚至能改變不少學子的人生。這也是我說遊戲 × AI的能量遠遠超過你想像的原因。

03

#天美對遊戲 × AI的理解是什麼等級?

在這種內外兼修結合遊戲與AI的思路下,天美整體對於AI的應用,已經達到一個非常高效的程度。

像是在天美T1工作室程序負責人林智超的分享中,他表示有一款在研的開放世界動作遊戲,在研發的方方面面幾乎都結合了AI技術來改善研發流程。這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因為開放世界本來就需要豐富的動作、敘事資源,來支持它自由、開放的特質。而AI往往能解決很多開發的痛點。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例如在口型動畫生成方面,他們應用了基於規則和深度學習的生成方案,從音頻中提取音素序列、轉換為視素序列,再生成相應的視素曲線、轉換為動作單元曲線來驅動動畫。這樣的做法,相較於傳統方案能更好地適應不同語言,還能實現即時互動和自訂語音。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再比如在插畫生成管線上,他們也結合了AI繪畫來製作敘事劇情、提升效率。通常團隊會先繪製手稿、使用AI繪製角色,再進行風格遷移和手工精修。最終,一張可以投入使用的高品質原畫,在不到2天的時間內就能完成。另外,他們還會透過模型訓練美術資源、透過ControlNet控制細節,方便後續的大量生產。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在這樣的思路和應用之下,可以看出,其實AI並沒有那麼難以結合遊戲研發,而是已經真正改變了遊戲的研發模式,滲透到了各種管線之中。這就是我說,天美已經不知不覺幹了很多大事的原因:

首先,他們是真的「敢用」。在許多人還對AI較為迷惘的時候,在專案中大規模應用它是一件很超前的事。這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也得有相對應的認知,例如像AI自動生成動作、動畫這樣的技術,就需要打破以往的堆疊思維。

其次,他們有足夠的耐心。很多技術從決定研發開始,至少要花三、五年時間來嘗試,這些時間內,顯性效益很可能是不高的。這就說明對於AI的投入,往往都是面向長期主義的決策,而不是衝著一時紅利所做的。

最後,他們的理解也夠深。目前,業界對遊戲 × AI的想像大多都是點狀或線狀的,例如看到AI繪畫興起,就單論美術管線的迭代,而像天美這樣較為深入和立體的思考則並不多。有這樣的思考出現,我相信遊戲產業還會有更多公司把AI用好。我們這個產業對AI的理解與利用,在未來肯定不會落於人後。

當然,在未來,遊戲 × AI肯定還會爆發出更大的能量。在這次的論壇上,天美J3工作室 CoDM、《逆戰手遊》開發負責人於棟就提到了兩個暢想:

第一個暢想,是研發流程中的AI自動化測試。測試自動化程度是DevOps領域非常重要的指標,但邏輯複雜、內容豐富度高的PvE遊戲如要實現工業軟體層級的自動化測試,難度仍高。

但在未來,當AI逐漸具備感知環境氛圍能力、即時分析能力、對測試邊界和條件有自主決策能力時,或許這個場景就能成真:輸入一段任務,AI便可以像真人一樣在遊戲執行指令、探索體驗,還能產生詳細的測試與回饋報告。這將大幅提升遊戲測試的品質與效率、保障與提升遊戲品質。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第二個暢想,是透過AI技術,建構一個更鮮活、更自主、更真實,每個NPC都彷彿有生命的虛擬世界。在這方面,已經有團隊實際投入研究,發展了AI社會的雛形。例如在今年,史丹佛大學和谷歌的研究人員做了一個“虛擬小鎮”,其中有25個AI智能體會“自主生存”、與其他AI互動和社交。這項實驗的論文發布後,就引發了業界極大的關注與討論。

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

如果要把這種社會做成更加完善的“世界”,我們還需要攻克一些難題,比如至少要讓AI具備自然語言、行為與決策,以及社交方面的能力。

在此之前,我們對AI的探索仍然需要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走好。而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就是有更多團隊像天美這樣長期投入精力研究,對內提升遊戲體驗、對外輸出突破性技術。如果這樣做的團隊越來越多,我相信《西方世界》映入現實的場景,已經離我們不遠了。

遊戲葡萄招募內容編輯,

推薦閱讀

莉莉絲十年 | 如何評價騰訊 | 米哈遊十二年

龍拳風暴敗局 | 重返未來:1999 | 未來三年新品

對話 羅子雄 | 對話馬小軼事 | 對話 程良奇

設為星標(流程如上圖)

可在第一時間收到推送和 完整 封面!

以上是看了天美對AI的佈局,我覺得它想得是真明白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AI工具

Undress AI Tool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Undresser.AI Undress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Clothoff.io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工具

記事本++7.3.1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熱門話題

PHP教程
1545
276
LINK價格突破 24 美元關鍵阻力分析:Chainlink 項目基本面與價格走勢 LINK價格突破 24 美元關鍵阻力分析:Chainlink 項目基本面與價格走勢 Aug 16, 2025 pm 12:15 PM

目錄當前價格走勢與關鍵技術信號推動LINK上漲的核心因素鯨魚與機構資金強勢入場戰略儲備機制強化通縮預期傳統金融巨頭採用加速生態擴張項目基本面:主導現實世界資產(RWA)token化浪潮價格預測:短期動能與長期潛力總結當前價格走勢與關鍵技術信號‍阻力與支撐位:若今日有效突破24.64美元,LINK的下一個目標為斐波那契0.786回撤位26.46美元,突破後可能挑戰2024年高點30.93美元。關鍵支撐

Render(RNDR幣)是什麼?價格如何? 2025 - 2030 年代幣價格預測 Render(RNDR幣)是什麼?價格如何? 2025 - 2030 年代幣價格預測 Aug 16, 2025 pm 12:30 PM

Render是什麼?區塊鏈重塑圖形渲染生態Render是一個基於區塊鏈技術打造的去中心化GPU渲染網絡,致力於打破傳統圖形渲染領域的資源集中格局。它通過智能合約機制,將全球範圍內的算力供需雙方高效連接:內容創作者(如電影製作公司、遊戲開發團隊、AI實驗室等):可在平台上提交複雜的渲染任務,並以RNDR代幣支付費用;算力提供者(擁有閒置GPU的個人或機構):通過接入網絡貢獻計算能力,完成任務後獲得RNDR代幣獎勵。該模式有效解決了傳統渲染流程中的多項瓶頸:成本優化:利用全球分佈式算力資

代幣Token究竟是什麼 Token和Coin有什麼區別 代幣Token究竟是什麼 Token和Coin有什麼區別 Aug 16, 2025 pm 12:33 PM

Coin是自有區塊鏈的原生資產,如BTC、ETH,用於支付費用和激勵網絡;Token則基於現有區塊鏈(如以太坊)通過智能合約創建,代表資產、權限或服務,依賴宿主鏈運行,如UNI、LINK,需用ETH支付交易費。

山寨幣牛市勢頭增強,比特幣停滯不前 山寨幣牛市勢頭增強,比特幣停滯不前 Aug 16, 2025 pm 12:48 PM

本週加密市場迎來微妙轉折。 Bitcoin在約$119,000附近陷入盤整,波動收窄,而多數主流山寨幣則展現出強勁反彈勢頭。這一分化現象引發廣泛關注:是否預示著資金正從比特幣向altcoins轉移,山寨幣輪動行情悄然啟動?儘管Bitcoin仍牢牢掌控市場主導地位,但山寨幣季節指數(AltseasonIndex)已悄然回升,釋放出潛在變盤信號。山寨幣普漲,Bitcoin橫盤蓄力近期市場結構出現明顯變化。 Bitcoin的市場主導率已下滑至58.54%,24小時內降幅達5.32%,而Ether

山寨幣季是什麼?如何發現?山寨幣季節週期推動因素分析 山寨幣季是什麼?如何發現?山寨幣季節週期推動因素分析 Aug 16, 2025 am 10:21 AM

概述山寨币季指的是比特币以外的加密货币(统称山寨币)整体表现显著优于比特币的市场阶段。这一时期通常伴随着比特币主导地位下降、山寨币交易活跃度上升以及市场风险偏好的增强。它标志着资金从比特币流向更具增长潜力的替代资产,是加密市场周期中的重要环节。识别这一阶段对希望优化投资策略、把握轮动机会的投资者至关重要。如何发现山寨币季节的开始判断山寨币季的启动需综合多个信号,而非依赖单一指标。其中最核心的是比特币主导指数(BTC.D),该指标反映比特币在加密总市值中的占比。当该数值出现持续且明显的下滑,往往预

一文讀懂 Tokens 在去中心化金融中的角色 一文讀懂 Tokens 在去中心化金融中的角色 Aug 16, 2025 pm 12:12 PM

Tokens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資產,在DeFi中發揮核心作用,包括治理、效用、穩定幣、證券型及LP Tokens等類型,廣泛應用於去中心化交易、借貸、收益耕作和NFT等領域,通過智能合約實現透明高效運作,同時需注意智能合約、無常損失、價格波動等風險,並選擇合適存儲安全管理資產。

Token是什麼 Token是什麼 Aug 16, 2025 pm 12:39 PM

Token是區塊鏈上的數字資產,代表權益或價值,可分為支付、實用、證券、穩定幣和NFT等類型,用於價值儲存、交換、治理、獎勵、訪問和抵押,通過智能合約在以太坊等鏈上發行,依賴ERC-20等標準創建,可在中心化或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存儲於熱存儲(如MetaMask)或冷存儲(如Ledger),但面臨價格波動、監管、技術、項目、流動性和安全等風險,需謹慎對待。

新手須知的全網最全幣圈名詞-小白必讀 新手須知的全網最全幣圈名詞-小白必讀 Aug 16, 2025 pm 12:21 PM

答案是初入幣圈需掌握基礎術語。文章介紹了2025年主流交易所如幣安、歐易、火幣,並解釋了中心化與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區別,隨後系統講解了區塊鏈、加密貨幣、比特幣、以太坊、山寨幣、穩定幣等核心概念,以及公鑰、私鑰、助記詞等賬戶安全知識,還涵蓋了牛市、熊市、HODL、K線、FOMO、FUD等市場術語,並簡述了挖k、共識機制、智能合約、DApp和Gas費等技術概念,幫助新手全面理解幣圈

See all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