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PHPz
發布: 2023-04-09 19:51:11
轉載
1352 人瀏覽過

嘉賓:譚中意

整理:千山

吳恩達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過AI已經從以模型為中心的研究範式向以數據為中心的研究範式轉變,數據是AI落地最大的挑戰。如何確保資料的高品質供給是關鍵問題,而要解決好這個問題,需要利用MLOps的實踐、工具等,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日前,在51CTO主辦的 AISummit 全球人工智慧技術大會上,開放原子基金會TOC副主席譚中意帶來了主題演講《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和與會者重點分享了MLOps的定義、MLOps能解決什麼問題、常見的MLOps項目,以及如何評估一個AI團隊MLOps的能力和水平。

現在將演講內容整理如下,希望對諸君有所啟發。

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目前,AI界有個趨勢是-「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具體是什麼意義?首先來看一些來自科學界和工業界的分析。

  • AI科學家吳恩達(Andrew NG)分析,目前AI落地的關鍵在於如何提升資料品質。
  • 業內工程師和分析師有報告表明,AI專案經常失敗。而導致失敗的原因值得進一步探討。

       吳恩達曾分享演講《MLOps:From Model-centric to Data-centric》,在矽谷引起了極大反響。在演講中,他認為「AI= Code Data」(此處Code包含模型和演算法),透過提升Data而非Code來提升AI system。

       具體來說,採用Model-Centric的方法,即保持資料不變,不斷的調整模型演算法,例如使用更多網路層,更多超參數調整等;而採用Data-Centric的方法,即維持模型不變,提升資料質量,例如改進資料標籤,提高資料標註品質等。

對於同一個AI問題,改進程式碼還是改進數據,效果完全不同。

       實證顯示,透過Data-centricapproach能夠有效提升準確率,而透過改善模型、更換模型能提升準確率的程度極為有限。例如,在下列鋼板缺陷偵測任務當中,baseline準確率為76.2%,各種換模型調參數的操作之後,對準確率幾乎沒有提升。但對資料集的優化卻將準確率提升了16.9%。其它專案的經驗也證明了這一點。

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資料比想像中更重要。大家都知道「Data is Food for AI」。在一個真實的AI應用中,大概有80%的時間是處理跟數據相關的內容,其餘20%則用來調整演算法。這個過程就像烹飪,八成時間用來準備食材,對各種食材進行處理和調整,而真正的烹調可能只有大廚下鍋的幾分鐘。可以說,決定一道菜是否美味的關鍵,在於食材和食材的處理。

      在吳恩達看來,MLOps(即「Machine learning Engineering for Production」)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在機器學習生命週期的各個階段,包括資料準備、模型訓練、模型上線,以及模型的監控和重新訓練等等各個階段,始終保持高品質的資料供給。

以上是AI科學家對MLOps的認知。接著來看AI工程師和業內分析師的一些觀點。

       先從業內分析師看來,目前AI專案的失敗率是驚人的高。 2019年5月Dimensional Research研究發現,78%的AI專案最終沒有上線;2019年6月,VentureBeat的報告發現,87%的AI專案沒有部署到生成環境。換句話說,雖然AI科學家、AI工程師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終沒有產生業務的價值。

       為什麼會產生這個結果? 2015年在NIPS上發布的論文《Hidden Technical Debt in Machine Learning Systems》中提到,在一個真實上線的AI系統裡面,包含了資料收集、驗證、資源管理、特徵抽取、流程管理、監控等諸多內容。但真正跟機器學習相關的程式碼,只佔整個AI系統的5%,95%都是跟工程相關的內容,跟數據相關的內容。因此,數據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出錯的。

數據對一個真實的AI系統的挑戰主要在於以下幾點:

  • Scale: 大量的資料讀取是一個挑戰;
  • Low Latency:在serving的時候如何滿足高QPS低延遲的需求;
  • Data change cause model decay :現實世界是不斷變化的,如何應對模型效果的衰減;
  • Time Travel:時序特徵資料處理容易出問題;
  • Training/Serving skew:訓練和預測使用的資料不一致。

以上列舉的都是機器學習裡面資料相關的一些挑戰。此外,在現實生活中,即時數據會帶來更大的挑戰。

那麼,對於一個企業來說,AI落地如何才能做到規模化?以大企業為例,它可能會有超過1000多個應用場景,同時有1500多個模型在線上跑,這麼多模型如何支撐?在技​​術上怎麼能做到AI「多、快、好、省」的落地?

多:需要圍繞關鍵業務的流程落地多個場景,對大企業來說可能是1000甚至上萬的量級。

快:每個場景落地時間要短,迭代速度要快。例如推薦場景中,常常需要做到每天1次全量訓練,每15分鐘甚至每5分鐘做到1次增量訓練。

好:每個場景的落地效果都要達到預期,至少比沒有落地前強。

省:每個場景的落地成本比較節省,符合預期。

要真正做到“多、快、好、省”,我們需要MLOps。

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在傳統的軟體開發領域,遇到上線慢、品質不穩定等類似問題,我們用DevOps來解決。 DevOps大幅提升了軟體開發和上線的效率,促進了現代軟體的快速迭代和發展。而在面臨AI系統的問題時,我們可以從DevOps領域的成熟經驗中學習去發展MLOps。所以如圖所示,「Machine learning development Modern software development」就變成了MLOps。

MLOps到底是什麼

對於MLOps是什麼,目前業界並沒有標準定義。

  • 來自wikipedia的定義:MLOps is a set of practices that aims to deploy and
    maintain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in production reliable and efficiently。
  • 來自Google cloud的定義:MLOps 是一種機器學習工程文化和做法,旨在統一機器學習系統開發和運作。
  • 來自Microsoft Azure的定義:MLOps 能幫助資料科學家和應用工程師讓機器學習的模型在生產領域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上述說法都比較繞口,我個人對此的理解相對簡單:MLOps是「Code Model Data」的持續整合、持續部署、持續訓練和持續監控。

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上圖展示的是一個典型的機器學習的生命場景。定義專案階段之後就開始定義和收集加工數據,就要觀察對解決當前問題有幫助的數據究竟是哪些?要怎麼加工,怎麼做特徵工程,怎麼轉換儲存。

收集完資料之後就開始進行模型的訓練與迭代,需要不斷調整演算法,然後不斷訓練,最後得到一個符合預期的結果。如果對這個結果不滿意,就需要返回上層,此時需要獲取更多的數據,對數據進行更多的轉換,之後再進行訓練,循環往復,直到得出比較滿意的模型算法出來,然後再開始部署到線上。

在部署和監控環節,如果模型效果不一致,這時候要觀察訓練和部署出了什麼問題。在部署了一段時間後,可能會面臨模型衰退的問題,此時就需要重新訓練。甚至有時候在部署過程中發現資料有問題,此時就需要回到資料處理這一層。更有甚者,部署效果遠未達到專案預期,也可能需要返回初始原點。

可以看到,整個過程是一個循環迭代的過程。而對於工程實務來說,我們需要不斷地持續整合、持續部署、持續訓練、持續監控。其中持續訓練和持續監控是MLOps所特有的。持續訓練的作用在於,即使程式碼模型沒有任何改變,也需要針對其資料改變進行持續訓練。而持續監控的作用在於,不斷監控資料和模型之間的匹配是否發生問題。這裡的監控指的不僅是監控線上系統,更要監控系統跟機器學習相關的一些指標,如召回率、準確率等。綜合來說,我認為MLOps其實就是程式碼、模型、資料的持續集成,持續部署,持續訓練和持續監控。

當然,MLOps不僅只是流程和Pipeline,它還包括更大更多的內容。例如:

(1) 儲存平台: 特徵和模型的儲存和讀取

(2) 運算平台:串流、批次用於特徵處理

(3) 訊息佇列:用於接收即時資料

(4) 調度工具:各種資源(運算/儲存)的調度

(5) Feature Store:註冊、發現、共享各種特徵

(6) Model Store:模型的特徵

(7) Evaluation Store:模型的監控/ AB測試

      Feature Store、Model store和Evaluation store都是機器學習領域中新興的應用和平台,因為有時候線上會同時跑多個模型,要實現快速迭代,需要很好的基礎設施來保留這些信息,從而讓迭代更高效,這些新應用、新平台就應運而生。

MLOps的特有專案-Feature Store

下面簡單介紹一下Feature Store,即特徵平台。作為機器學習領域特有的平台,Feature Store具有許多特性。

第一,需要同時滿足模型訓練和預測的要求。特徵資料儲存引擎在不同的場景有著完全不同的應用需求。模型訓練時需要擴展性佳、儲存空間大;即時預測則需要滿足高效能、低延遲的要求。

第二,必須解決特徵處理在訓練時候和預測階段不一致的問題。在模型訓練時,AI科學家一般會使用Python腳本,然後用Spark或SparkSQL來完成特徵的處理。這種訓練對延遲不敏感,在應付線上業務時效率較低,因此工程師會用性能較高的語言把特徵處理的過程翻譯一下。但翻譯過程異常繁瑣,工程師要重複跟科學家去校對邏輯是否符合預期。只要稍微不符合預期,就會帶來線上和線下不一致的問題。

第三,需要解決特徵處理中的重複使用問題,避免浪費,高效共享。在一家企業的AI應用中,經常會出現這種情況:同一個特徵被不同的業務部門使用,資料來源來自同一份日誌文件,中間所做的抽取邏輯也是類似的,但因為是在不同的部門或不同的場景下使用,就不能重複使用,相當於同一份邏輯被執行了N遍,而且日誌檔案都是海量的,這對儲存資源和運算資源都是巨大的浪費。

      綜上所述,Feature Store主要用於解決高效能的特徵儲存和服務、模型訓練和模型預測的特徵資料一致性、特徵重複使用等問題,資料科學家可以使用Feature Store進行部署和共享。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特徵平台產品,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 各AI公司自研。只要業務有即時訓練的需求,這些公司基本上就會自研一個類似的特徵平台,用來解決上面的三個問題。但這個特徵平台是為業務所深度綁定的。
  • 雲端廠商提供的SAAS產品或機器學習平台的一部分。例如AWS提供的SageMaker、Google提供的Vertex、微軟提供的Azure機器學習平台。它們在機器學習平台裡會內建一個特徵平台,方便使用者進行各種複雜特徵的管理。
  • 一些開源的和商業的產品。舉幾個例子,Feast,開源的Feature Store產品;Tecton提供完整的開源商業特徵平台產品;OpenMLDB,開源的Feature Store產品。

MLOps的成熟度模型

成熟度模型是用來衡量一個系統、一套規則的能力目標,在DevOps領域經常用成熟度模型來評估一個公司的DevOps能力。而在MLOps領域也有對應的成熟度模型,不過目前還沒有形成規範。這裡簡單介紹一下Azure的關於MLOps的成熟度模型。

依照機器學習全流程的自動化程度的高低,把MLOps的成熟模型分成了(0,1,2,3,4)個等級,其中0是沒有自動化的。 (1,2,3)是部分自動化,4是高度自動化.

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

#成熟度為0,即沒有MLOps。這一階段意味著資料準備是手動的,模型訓練也是手動的,模訓部署也都是手動的。所有的工作全都是手動完成,適合於一些把AI進行創新試點的業務部門來做。

成熟度為1,即有DevOps沒有MLOps。其資料準備工作是自動完成的,但模型訓練是手動完成的。科學家拿到數據之後再完成各種調整和訓練。模型的部署也是手動完成的。

成熟度為2,即自動化訓練。其模型訓練是自動化完成的,簡言之,當資料更新完了之後,立刻啟動類似的pipeline,進行自動化的訓練,不過對訓練結果的評估和上線還是由人工來完成。

成熟度為3,即自動化部署。模型自動化訓練完成之後,對模型的評估和上線是自動完成的,不需要人工干涉。

      成熟度為4,即自動化重訓與部署。它在不斷監控線上的模型,當發現Model DK發生線上模型能力退化的時候,會自動會觸發重複訓練。整個過程就全部自動化完成了,這可以稱之為成熟度最高的系統。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大會官網:點擊看

#

以上是譚中意:從Model-Centric到Data-Centric MLOps幫助AI多快好省的落地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51cto.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問題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Sitemap
PHP中文網:公益線上PHP培訓,幫助PHP學習者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