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記憶體可分為2類:1、唯讀記憶體(ROM),以非破壞性讀出方式運作,只能讀出無法寫入訊息,訊息一旦寫入後就固定下來,即使切斷電源,資訊也不會遺失;2、隨機記憶體(RAM),是與CPU直接交換資料的內部記憶體,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作業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式的臨時資料儲存媒體。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是計算機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用於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與硬碟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它是外存與CPU溝通的橋樑,電腦中所有程式的運作都在記憶體中進行,記憶體效能的強度影響電腦整體發揮的程度。只要電腦開始運行,作業系統就會把需要運算的資料從記憶體調到CPU中運算,當運算完成,CPU就會將結果傳送出來。
中央處理器CPU只能直接存取儲存在記憶體中的數據,而外存中的數據只有先調入記憶體後才能被中央處理器存取、處理。
內儲存器直接與CPU連接,儲存容量較小,但速度快,用來存放目前運行程式的指令和數據,並直接與CPU交換資訊。內儲存器由許多儲存單元組成,每個單元能存放一個二進位數或由二進位編碼表示的指令。 內儲存器是由隨機儲存器和唯讀儲存器構成的。
只讀記憶體(ROM)
#只讀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以非破壞性讀出方式工作,只能讀出無法寫入訊息。資訊一旦寫入後就固定下來,即使切斷電源,資訊也不會遺失,所以又稱為固定記憶體。 ROM所存資料通常是裝入整機前寫入的,整機工作過程只能讀出,不像隨機記憶體能快速方便地改寫儲存內容。 ROM所存資料穩定 ,斷電後所存資料也不會改變,且結構較簡單,使用方便,因而常用於儲存各種固定程序與資料。
ROM的特點是只能讀出而不能寫入訊息,通常在電腦主機板的ROM裡面固化一個基本輸入/輸出系統,稱為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 。其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統的加電自我檢測、系統中各功能模組的初始化、系統的基本輸入/輸出的驅動程式及引導操作系統。
ROM有多種類型,且每種唯讀記憶體都有各自的特性和適用範圍。從其製造流程與功能上分,ROM有五種類型,分別是遮罩程式設計的唯讀記憶體MROM(Mask-programmedROM)、可程式化的唯讀記憶體PROM(Programmable ROM)、可擦除可程式的唯讀記憶體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可電擦除可程式化的唯讀記憶體EEPROM(Elec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OM)和快速擦除讀取和寫入記憶體(Flash Memory)。
隨機記憶體(RAM)
隨機存取記憶體(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記憶體,是與CPU直接交換資料的內部記憶體。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作業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式的臨時資料儲存媒體。 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位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資訊。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資料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儲存的資料將隨之遺失。 RAM在電腦和數位系統中用來暫時儲存程式、資料和中間結果。
RAM的特點:
隨機存取
所謂“隨機存取”,指的是當記憶體中的資料被讀取或寫入時,所需的時間與這段資訊所在的位置或所寫入的位置無關。相對的,當讀取或寫入順序存取(Sequential Access)儲存設備中的資訊時,其所需的時間與位置就會有關係。它主要用來存放作業系統、各種應用程式、資料等。
當RAM處於正常運作時,可以從RAM中讀出數據,也可以往RAM中寫入資料。與ROM比較,RAM的優點是讀/寫方便、使用靈活,特別適用於經常快速更換資料的場合。
易失性
當電源關閉時,RAM無法保留資料。如果需要保存數據,就必須把它們寫入一個長期的儲存設備(例如硬碟)。
RAM的工作特點是通電後,隨時可在任意位置單元存取資料訊息,斷電後內部資訊也隨之消失。
對靜電敏感
如同其他精細的積體電路,隨機存取記憶體對環境的靜電荷非常敏感。靜電會幹擾記憶體內電容器的電荷,造成資料流失,甚至燒壞電路。故此觸碰隨機存取記憶體前,應先用手觸摸金屬接地。
存取速度
現代的隨機存取記憶體幾乎是所有存取裝置中寫入和讀取速度最快的,存取延遲和其他涉及機械運作的儲存設備相比,也顯得微不足道。
需要刷新
現代的隨機存取記憶體依賴電容器儲存資料。電容器充滿電後代表1(二進位),未充電的代表0。由於電容器或多或少有漏電的情形,若不作特別處理,資料會漸漸隨時間流失。刷新是指定期讀取電容器的狀態,然後按照原來的狀態重新為電容器充電,彌補流失了的電荷。需要刷新正好解釋了隨機存取記憶體的易失性。
更多相關知識,請造訪常見問題欄位!
以上是內存儲器可分為哪幾類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