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屬於輸入裝置。滑鼠是電腦的一種外接輸入設備,也是電腦顯示系統縱橫座標定位的指示器;它可以對目前螢幕上的遊標進行定位,並透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遊標所經過位置的螢幕元素進行操作。輸入設備是人或外部與電腦互動的裝置,用於將原始資料和處理這些數的程式輸入到電腦中;鍵盤、滑鼠、相機、掃描器、光筆、手寫輸入板、遊戲桿、語音輸入裝置等都屬於輸入設備。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滑鼠屬於輸入裝置。
輸入裝置:向電腦輸入資料和資訊的裝置。
輸出設備:是電腦硬體系統的終端設備,用於接收電腦資料的輸出顯示、列印、聲音、控制週邊設備操作等。
輸入裝置(InputDevice)是人或外部與電腦互動的裝置,用於將原始資料和處理這些數的程式輸入到電腦中。計算機能夠接收各種各樣的數據,既可以是數值型的數據,也可以是各種非數值型的數據,如圖形、圖像、聲音等都可以透過不同類型的輸入設備輸入到計算機中,進行儲存、處理和輸出。
而鍵盤,滑鼠,鏡頭,掃描儀,光筆,手寫輸入板,遊戲桿,語音輸入裝置等都屬於輸入裝置。
滑鼠是電腦的一種外接輸入設備,是一種很常用的電腦輸入設備,也是電腦顯示系統縱橫座標定位的指示器,因形狀似老鼠而得名(港台作鼠標)。其標準稱呼應該是“滑鼠器”,英文名“Mouse”,滑鼠的使用是為了使電腦的操作更加簡便快捷,來代替鍵盤那繁瑣的指令。
滑鼠可以對目前螢幕上的遊標進行定位,並透過按鍵和滾輪裝置對遊標所經過位置的螢幕元素進行操作。老鼠的始祖於1968年出現,美國科學家道格拉斯·恩格爾巴特(Douglas Englebart)在加州製作了第一隻老鼠。
擴展知識:
滑鼠依其工作原理及其內部結構的差異可以分為機械式、光機式和光電式。機械滑鼠主要由滾球、輥柱和光柵訊號感測器組成。當你拖曳滑鼠時,帶動滾球轉動,滾球又帶動輥柱轉動,裝在輥柱端部的光柵訊號感測器採集光柵訊號。感測器產生的光電脈衝訊號反映滑鼠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變化,再透過電腦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遊標箭頭的移動。
機械滑鼠
裝在輥柱端部的光柵訊號感測器產生的光電脈衝訊號反映出滑鼠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變化,再通過電腦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遊標箭頭的移動。
原始滑鼠只是作為一種技術驗證品而存在,並沒有被真正量產製造。在滑鼠開始被正式引入PC機之後,相應的技術也得到革新。依靠電阻不同來定位的原理被徹底拋棄,代之的是純數位技術的「機械滑鼠」。
與原始老鼠不同,這種機械老鼠的底部沒有相互垂直的片狀圓輪,而是改用一個可四向滾動的膠質小球。這個小球在滾動時會帶動一對轉軸轉動(分別為X轉軸、Y轉軸),在轉軸的末端都有一個圓形的譯碼輪,譯碼輪上附有金屬導電片與電刷直接接觸。當轉軸轉動時,這些金屬導電片與電刷就會依序接觸,出現「接通」或「斷開」兩種形態,前者對應二進位數「1」、後者對應二進位數「0」。接下來,這些二進位訊號被送交滑鼠內部的專用晶片進行解析處理並產生對應的座標變化訊號。只要滑鼠在平面上移動,小球就會帶動轉軸轉動,進而使譯碼輪的通斷情況發生變化,產生一組組不同的座標偏移量,反應到螢幕上,就是遊標可隨著滑鼠的移動而移動。
與原始滑鼠相比,這款機械滑鼠在可用性方面大有改善,反應靈敏度和精度也有所提升,製造成本低廉,成為第一種大範圍流行的滑鼠產品。但由於它採用純機械結構,滑鼠的X軸和Y軸以及小球經常附著一些灰塵等髒物,導致定位精度難如人意,加上頻頻接觸的電刷和譯碼輪磨損得較為嚴重,直接影響了機械滑鼠的使用壽命。在流行一段時間之後,它就被成本同樣低廉的「光機滑鼠」取代後者正是市場上還很常見的所謂「機械滑鼠」。
光機滑鼠
為了克服純機械式滑鼠精準度不高,機械結構容易磨損的弊端,羅技公司在1983年成功設計出第一款光學機械式滑鼠,一般簡稱為「光機滑鼠」。光機滑鼠是在純機械式滑鼠基礎上進行改良,透過引入光學技術來提高滑鼠的定位精度。與純機械式滑鼠一樣,光機滑鼠同樣擁有一個膠質的小滾球,並連接著X、Y轉軸,所不同的是光機滑鼠不再有圓形的譯碼輪,代之的是兩個帶有柵縫的光柵碼盤,並且增加了發光二極管和感光晶片。當滑鼠在桌面上移動時,滾球會帶動X、Y轉軸的兩個光柵碼盤轉動,而X、Y發光二極管發出的光便會照射在光柵碼盤上,由於光柵碼盤存在柵縫,在恰當時機二極體發射出的光便可透過柵縫直接照射在兩顆感光晶片組成的偵測頭上。若接收到光訊號,感光晶片便會產生「1」訊號,若無接收到光訊號,則將之定為訊號「0」。接下來,這些訊號被送入專門的控制晶片內運算產生對應的座標偏移量,確定遊標在螢幕上的位置。
借助這種原理,光機滑鼠在精度、可靠性、反應靈敏度方面都大大超過原有的純機械滑鼠,並且保持成本低廉的優點,在推出之後迅速風靡市場,純機械式滑鼠被迅速取代。完全可以說,真正的滑鼠時代是從光機滑鼠開始的,它一直持續到今天仍未完結,市場上的低檔滑鼠大多為該種類型。不過,光機滑鼠也有其先天缺陷:底部的小球並不耐髒,在使用一段時間後,兩個轉軸就會因粘滿污垢而影響光線通過,出現諸如移動不靈敏、遊標阻滯之類的問題,因此為了維持良好的使用性能,光機滑鼠要求每隔一段時間必須將滾球和轉軸作一次徹底的清潔。在灰塵多的使用環境下,甚至要求每隔兩三天就清潔一次,另外,隨著使用時間的延長,光機滑鼠無法保持原有的良好工作狀態,反應靈敏度和定位精度都會有所下降,耐用性不如人意。
顧名思義,光機式滑鼠器是一種光電和機械結合的滑鼠。它在機械滑鼠的基礎上,將磨損最厲害的接觸式電刷和譯碼輪改為非接觸式的LED對射光路元件。當小球滾動時,X、Y方向的滾軸帶動碼盤旋轉,安裝在碼盤兩側有兩組發光二極管和光敏三極管,LED發出的光束有時照射到光敏三極管上,有時則被阻斷,從而產生兩級組相位相差90°的脈衝序列。脈衝的個數代表滑鼠的位移量,而相位表示滑鼠運動的方向。由於採用了非接觸部件,降低了磨損率,從而大大提高了滑鼠的壽命並使滑鼠的精度有所增加。光機滑鼠的外形與機械滑鼠沒有區別,不打開滑鼠的外殼很難分辨。
光電滑鼠
光電滑鼠器是透過偵測滑鼠器的位移,將位移訊號轉換為電脈衝訊號,再透過程式的處理和轉換來控制螢幕上的遊標箭頭的移動。
與光機滑鼠發展的同一時代,出現一種完全沒有機械結構的數位化光電滑鼠。設計這種光電滑鼠的初衷是將滑鼠的精確度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平,使其能充分滿足專業應用的需求。這種光電滑鼠沒有傳統的滾球、轉軸等設計,其主要部件為兩個發光二極體、感光晶片、控制晶片和一個帶有網格的反射板(相當於專用的滑鼠墊)。工作時光電滑鼠必須在反射板上移動,X發光二極體和Y發光二極體會分別發射出光線照射在反射板上,接著光線會被反射板反射回去,經過鏡頭組件傳遞後照射在感光晶片上。感光晶片將光訊號轉變為對應的數位訊號後將之送到定位晶片中專門處理,進而產生X-Y座標偏移資料。
此種光電滑鼠在精確度指標上的確有所進步,但它在後來的應用中暴露出大量的缺陷。首先,光電滑鼠必須依賴反射板,它的位置資料完全依據反射板中的網格資訊來生成,倘若反射板有些弄髒或磨損,光電滑鼠便無法判斷遊標的位置所在。倘若反射板不慎被嚴重損壞或遺失,那麼整個滑鼠便就此報廢;其次,光電滑鼠使用非常不人性化,它的移動方向必須與反射板上的網格紋理相垂直,用戶不可能快速地將遊標直接從螢幕的左上角移動到右下角;第三,光電滑鼠的造價頗為高昂,數百元的價格在今天來看並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在那個年代人們只願意為滑鼠付出20元左右資金,光電滑鼠的高價位顯得不近情理。由於存在大量的弊端,這種光電滑鼠並未得到流行,充其量也只是在少數專業作圖場合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應用,但隨著光機滑鼠的全面流行,這種光電滑鼠很快就被市場所淘汰。
光纖滑鼠
光學滑鼠是微軟公司設計的一款高階滑鼠。它採用NTELLIEYE技術,在滑鼠底部的小洞裡有一個小型感光頭,面對感光頭的是一個發射紅外線的發光管,這個發光管每秒鐘向外發射1500次,然後感光頭就將這1500次的反射回饋給滑鼠的定位系統,以此來實現精確的定位。所以,這種滑鼠可在任何地方無限制地移動。
雖然光電滑鼠慘遭失敗,但全數字的工作方式、無機械結構以及高精度的優點讓業界為之矚目,倘若能夠克服其先天缺陷必可將其優點發揚光大,製造出集高精度、高可靠性和耐用性的產品在技術上完全可行。而最先在這個領域有成果的是微軟公司和安捷倫科技的。在1999年,微軟推出一款名為「IntelliMouseExplorer」的第二代光電滑鼠,這款滑鼠所採用的是微軟與安捷倫合作開發的IntelliEye光學引擎,由於它更多藉助光學技術,故也被外界稱為“光學滑鼠”。
它既保留了光電滑鼠的高精度、無機械結構等優點,又具有高可靠性和耐用性,並且使用過程中勿須清潔亦可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在誕生之後迅速引起業界矚目。 2000年,羅技公司也與安捷倫合作推出相關產品,而微軟在後來則進行獨立的研發工作並在2001年末推出第二代IntelliEye光學引擎。這樣,光學滑鼠就形成以微軟和羅技為代表的兩大陣營,安捷倫科技雖然也掌握光學引擎的核心技術,但它並未涉及滑鼠產品的製造,而是向第三方滑鼠製造商提供光學引擎產品,市面上非微軟、羅技品牌的滑鼠幾乎都是使用它的技術。
光學滑鼠的結構與上述所有產品都有很大的差異,它的底部沒有滾輪,也不需要藉助反射板來實現定位,其核心部件是發光二極管、微型相機、光學引擎和控制晶片。工作時發光二極體發射光線照亮滑鼠底部的表面,同時微型攝影機以一定的時間間隔不斷進行影像拍攝。滑鼠在移動過程中產生的不同影像傳送給光學引擎數位化處理,最後由光學引擎中的定位DSP晶片對所產生的影像數位矩陣進行分析。由於相鄰的兩幅影像總會存在相同的特徵,透過對比這些特徵點的位置變化訊息,便可以判斷出滑鼠的移動方向與距離,這個分析結果最終被轉換為座標偏移量實現遊標的定位。
更多相關知識,請造訪常見問題欄位!
以上是滑鼠屬於輸入設備還是輸出設備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