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造”无人机,领先的不止植保
工作人员在调试植保无人机。
对于即将在长沙召开的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湖南植保无人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植保无人机)董事长王魁广充满期待:会议期间,该公司将与多个非洲国家签下金额共计超过3000万元的无人机订单合同,“长沙造”无人机将“飞进”非洲农田。
小小的无人机,潜藏着大大的市场。作为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本土无人机企业,湖南植保无人机的产品不仅实现了全国覆盖,还出口东南亚、非洲67个国家,擦亮了“长沙智造”的品牌。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无人机订单金额已突破1.5亿元。
无人机送外卖不久将成为现实
6月12日,工作人员到来位于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区块的湖南植保无人机公司。
这是一家典型的“宝藏”公司:占地不大,工作人员不多,但仅其展厅内摆放的“宝贝”就有不少:10kg载重多旋翼无人机、50kg载重多旋翼无人机、20kg载重直升无人机……诸多产品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对无人机的认知,大多数消费者最熟悉的便是航拍。但如今小小的无人机已在多个领域形成了广泛应用。
“我们旗下拥有高科新农、高科之翼、GK等15大品牌产品,集研发、制造、销售于一体,构建了全产业链的服务体系。2023年上半年,公司无人机订单金额已突破1.5亿元。”王魁广说,无人机与传统行业正加速融合,在地图测绘、电力巡线、安防监控、应急救灾、智慧城市、农业遥感等领域形成了“+无人机”的运用新模式,公司的森林防火勘探无人机、环境检测无人机、农业巡逻捕虫无人机、电缆除雪除冰无人机、高空玻璃清洗无人机等产品广受市场欢迎。
手机下单点外卖,负责配送的不是外卖骑手,而是无人机——骑手将外卖装载入货箱,无人机“接力”,按照既定航线前往社区配送站,“忽视”订单高峰期、拥堵路况等等,派送一单只需15分钟……据了解,湖南植保无人机自主研发的“无人机智能物流应用平台”日前正式获得审批,有望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难题,助力物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将有机会亲身体验到这种充满科技感的外卖方式。
产品出口67个国家
目前,中国在无人机技术方面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而“长沙智造”和“湖南智造”则是其中的佼佼者。据王魁广介绍,公司出口的无人机产品已遍及67个国家,主要应用于农业领域,特别受到东南亚和非洲国家的欢迎。
“比如无人机喷药作业,不仅比人工喷洒更加高效,且覆盖率更高、喷洒更均匀,而且经济成本还不到人工的二分之一。” 王魁广说。
据了解,一架无人机3小时便可完成500亩地的喷药作业。无人机可以精准地获取农田面积和地形情况等影像资料,具有“火眼金睛”的作用。通过手持遥控器驾驶“飞行器”,作业人员可以在办公室内完成田间种植管理,这使得田间管理更加简便智慧化。
正因如此,2014年,湖南植保无人机旗下的高科新农无人机首次出口泰国,成为中国首家出口贸易的农用无人机产品。高科新农无人机在泰国全境开展规模化作业,推进泰国农业种植全程机械化发展,不仅展示出植保无人机在水稻、榴莲、龙宫果等10余种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突出的效率、效果,还带去了无人机播种、施肥、播撒鱼饲料等最新应用。
我们的无人机可在全球范围内,从播种、施肥到作物喷洒等环节帮助小型和大型农场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王魁广说,公司在泰国投入了多款无人机产品,并在泰国组建服务中心,打造集技术研发、技能培训、大数据平台、售后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农业无人机生态链体系。
这几本泰语版无人机教材是由泰国当地委托我们出版的。”王魁广指着几份作品登记证书告诉工作人员。据了解,2023年以来,湖南植保无人机与泰国多所学校开展无人机专业联合共建,开展植保无人机培训基地、智慧农业培训基地等人才培养项目,促进中泰国际教育合作新模式发展和无人机学科相关专业教育合作、产业对接,培养更多“通语言、有技术、能应用”的无人机产业国际化专业人才,为中泰两国农业发展合作贡献力量。
无人机专利超100项
自主研发创新,是湖南自贸区长沙片区企业最大的核心竞争力。
聚焦无人机产业,湖南植保无人机在无人机整机设计、飞行控制系统、机载任务系统等方面掌握多项专利技术,形成了独有的产品体系。
“当前无人机行业的产品琳琅满目,但论根基深厚,能够自主研发无人直升机飞行控制系统与无人直升机整机技术的企业屈指可数,而我们就是其中一家。”王魁广指着展厅内的无人直升机自豪地说。
据悉,无人直升机具备多种功能,包括智能避障、仿地飞行和集成4G通信。比如避障方面,无人直升机拥有智能雷达避障功能,通过前后两个方向的毫米波雷达,自动探测飞行前方的障碍物并告警和悬停,等待操控指令。它能够智能识别1.5厘米直径的电线、树枝等障碍物,距离最远可达6米,并支持全天候使用。
据了解,湖南植保无人机长期坚持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从2012年的第一个自主发明专利到现在,国内外的无人机专利已经超过100项,形成了多个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应用平台。2023年,该公司的两款产品更是获得了欧盟专利,为企业开拓欧盟市场奠定了基础。目前,湖南植保无人机的产品从10kg到100kg均有覆盖。
以上是“长沙造”无人机,领先的不止植保的详细内容。更多信息请关注PHP中文网其他相关文章!

热AI工具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能驱动的应用程序,用于创建逼真的裸体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于从照片中去除衣服的在线人工智能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费脱衣服图片

Clothoff.io
AI脱衣机

AI Hentai Generator
免费生成ai无尽的。

热门文章

热工具

记事本++7.3.1
好用且免费的代码编辑器

SublimeText3汉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禅工作室 13.0.1
功能强大的PHP集成开发环境

Dreamweaver CS6
视觉化网页开发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级代码编辑软件(SublimeText3)

哈喽,您好!我是原呵呵,点点关注吧,更多精彩内容等着您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现在可以在几千元的预算内购买一台最为重要和可靠的4K相机,这是几年前难以想象的。在大疆创新、Autel等公司的不断努力下,这一梦想已经成为现实首选的整体无人机是DJIMavic3Pro,这款无人机不仅能够提供超高清录制,还具备出色的帧速率和持久的电池寿命。除了根据我个人的经验,我还根据网络上积极的评价整理了一些其他顶级无人机供您选择。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令人兴奋的选项吧总体最佳无人机:DJIMavic3Pr

摘要:蜂群(Swarming)是一种颠覆性的、改变游戏规则的技术,该技术涉及在多个领域(陆、海、空、太空)中协同部署多个无人系统。新型微电子、制导、导航、传感器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使低成本微型无人机能够执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当与新型的决策流程、目标跟踪、通信技术和算法相结合时,蜂群可以在战场上产生巨大影响。其还可用于提供持续且不易被探测的监视能力以及关键的防御能力,如拦截巡飞弹。本文描述了欧洲在蜂群领域的研究活动,并深入探究了其可能对国防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关键词:无人机,自主能力,目标追踪,

本站8月22日消息,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今日发文官宣,今日6时28分,由中国航发完全自主研制的900千瓦级涡桨发动机AEP100-A助力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在陕西成功首飞。据介绍,AEP100-A涡桨发动机由中国航发动研所设计、南方制造,拥有高温高原适应能力,采用三维气动设计和单元体设计技术,在为航空器提供动力的同时,能够提高燃油经济性,提升航空器整体运行效率。AEP100涡桨发动机系列可配装2~6吨级通用飞机或3~10吨级无人机,综合性能达到国际现役同级别先进水平。本站早些时候报道

据科技日报消息11月28日,在位于四川自贡的中航无人机现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举行了一场以“大国之翼龙行天下”为主题的开放日活动,全面展示国产大型高端无人机研制及产业建设的发展成就。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航无人机自主研制的国产“翼龙”系列无人机产品已形成谱系化。翼龙-2亮相国企开放日现场,并进行了飞行表演。翼龙-2是由航空工业研制的中高空、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系统,具备全天时、全天候、全疆域、多场景任务执行能力。该无人机系统是我国第一型国产涡桨动力大型无人机系统,具有先进的气动布局、机体结构、

翼龙-2H无人机再次前往甘肃省积石山县,执行灾情侦察和应急通信保障等救灾任务。该型无人机被称为“空中基站”,能够持续恢复移动、联通、电信的公网信号网络,定向恢复50平方公里的公网通信,并建立覆盖15000平方公里的音视频通信网络。翼龙-2H在2021年河南郑州特大暴雨灾害救援以及2022年四川泸定地震救援中表现出色,成功完成任务原文来源:央视军事微博

无人机图像处理中的实时性问题,需要具体代码示例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机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在无人机的视觉应用中,图像处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在实时图像处理中,无人机面临着一些挑战,特别是在处理大规模图像数据时。本文将探讨在无人机图像处理中如何解决实时性问题,并提供一些具体的代码示例。首先,无人机在图像传输方面面临着延迟问题。因为无人机通常通过无线

本站8月22日消息,据“山河华宇”官方公众号消息,今日6时28分,由山河华宇航空科技自主研制、山河星航战略协同推进完成的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从西安靖边爱生无人机试验测试中心成功首飞。▲图源“山河华宇”官方公众号,下同据介绍,在40分钟的飞行测试过程中,飞机各系统设备工作正常、状态良好,飞机姿态平稳,性能符合设计指标,在完成了预定飞行科目后,飞机顺利返航,首飞圆满成功。SA750U是我国第一型载重超3吨的大型无人运输机,山河华宇公司仅用2年零8个月时间,便完成了从概念设计到首架机成功首飞全部

松下控股于9月12日宣布,计划在2020年代后半期(即2025年至2029年)开始大规模生产目前正在为无人机等应用开发的小型全固态电池。据日经新闻报道松下控股表示,如果能够实现实用化,预计3分钟左右就能充满无人机电池容量的80%。与充电需要1小时左右的现有锂离子电池相比,便利性将大幅提升。松下控股首次向媒体和客户企业公开了技术演示,并介绍了全固态电池。虽然没有公布金属材料的组成等详情,但官方表示预计可以充放电几万次,将远远超过普通锂离子电池的约3000次充放电次数。全固态电池作为新一代车载电池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