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会详细解说MySQL中使用非常广泛的MEM_ROOT的结构体,同时省去debug部分的信息,仅分析正常情况下,mysql中使用MEM_ROOT来做内存分配的部分。
在具体分析之前我们先例举在该结构体使用过程中用到的一些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
|
下面再来看看MEM_ROOT结构体相关的信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以下是分配具体的block信息.
1 2 3 4 5 6 |
|
其实MEM_ROOT在分配过程中,是通过双向链表来管理used和free的block:
MEM_ROOT的初始化过程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
|
初始化过程中,block_size空间为block_size-ALLOC_ROOT_MIN_BLOCK_SIZE。因为在内存不够,需要扩容时,是通过mem_root->block_num >>2 * block_size 来扩容的,所以mem_root->block_num >>2 至少为1,因此在初始化的过程中mem_root->block_num=4(注:4>>2=1)。
下面来看看具体分配内存的步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
|
上述代码的具体逻辑如下:
1.查看free链表,寻找满足空间的block。如果找到了合适的block,则:
1.1 直接返回该block从size-left处的初始地址即可。当然,在free list遍历的过程中,会去判断free list
中第一个block中left的空间不满足需要分配的空间,且该block中已经查找过了10次
(ALLOC_MAX_BLOCK_USAGE_BEFORE_DROP)都不满足分配长度,且该block剩余空间小于
4k(ALLOC_MAX_BLOCK_TO_DROP),则将该block 移动到used链表中。
2.如果free链表中,没有合适的block,则:
2.1 分配 mem_root->block_size * (mem_root->block_num >> 2)和length+ALIGN_SIZE(sizeof(USED_MEM))
中比较大的作为新的block内存空间。
2.2 根据该block的使用情况,将该block挂在used或者free链表上。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二级指针的使用:
1 2 3 |
|
prev指向的是最后一个block的next指向的地址的地址:
所以将prev的地址替换为new block的地址,即将该new block加到了free list的结尾:*prev=next;
总结:
MEM_ROOT的内存分配采用的是启发式分配算法,随着后续block的数量越多,单个block的内存也会越大:block_size= mem_root->block_size * (mem_root->block_num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