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网站上看到这个CSS代码,
<p class="4u 12u(mobile)"> <span class="image fit"> <img src="images/pic00.jpg" alt=""> </span> </p>
CSS代码中的"4u 12u(mobile)" 是什么意思? 谢谢
ringa_lee
可能是網格佈局的類別名稱。
例如在 Sass(去查下 Sass/SCSS) 裡寫好每一 u 代表多少 px 的寬,然後統一預編譯好。
Sass
Sass/SCSS
u
px
在版面的時候如果想使用,直接在標籤的屬性上加上對應的版面的類別就可以重複利用了。
可以去查一下典型的 Blueprint 框架(這個已經不再更新了,但是資料應該是很好懂的)。新的佈局框架例如Susy,看一下手冊裡介紹的網格佈局方式,有圖解,看了就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命名類,以及這個類對應的屬性大概是什麼樣子的,以及類的用途和用法。
Blueprint
Susy
上面是說可以透過查什麼來了解類別名稱為什麼要這樣寫,我簡單舉個例子:
/* SCSS */ $u: 10; @for $i from 2 through 24 { .layout#{$i} { width: $i * $u px; } }
用 Compass 產生如下:
Compass
/* CSS */ .layout2 { width: 20 px; } .layout3 { width: 30 px; } .layout4 { width: 40 px; } .layout5 { width: 50 px; } .layout6 { width: 60 px; } .layout7 { width: 70 px; } .layout8 { width: 80 px; } .layout9 { width: 90 px; } .layout10 { width: 100 px; } .layout11 { width: 110 px; } .layout12 { width: 120 px; } .layout13 { width: 130 px; } .layout14 { width: 140 px; } .layout15 { width: 150 px; } .layout16 { width: 160 px; } .layout17 { width: 170 px; } .layout18 { width: 180 px; } .layout19 { width: 190 px; } .layout20 { width: 200 px; } .layout21 { width: 210 px; } .layout22 { width: 220 px; } .layout23 { width: 230 px; } .layout24 { width: 240 px; }
上面這些類別由 CSS 預編譯器生成,不是一點一點自己寫的,如果要在某個元素上進行佈局,就直接給標籤添加多個對應已經寫好的類別就可以了。然後就能比較簡單整齊的進行佈局。
例如題目描述中的,4u 12u(mobile) 可能就是指這個p 在PC 端上顯示為4 倍的單位寬度u,在移動端上因為手機的像素密集度很高,所以需要更寬的寬度(12 倍的u),才能瀏覽起來不顯得太小。
4u 12u(mobile)
p
再添加一些,上面的程式碼是告訴你,這些CSS 檔案是怎麼生成的,因為它是像上面那樣生成的,決定了它的命名是很有規則的,並且在添加這些類的時候,能比較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標籤上加了什麼。
CSS
使用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 SCSS */ #element1 { @extend .layout20; } #element2 { @extend .layout24; } #element 3 { @extend .layout20; }
產生的 CSS 如下
/* CSS */ .layout20, #element1, #element3 { width: 200 px; } .layout24, #element2 { width: 240 px; }
建議去查一下 Sass/SCSS。
就是class名字,估計一個是PC,一個是mobile的,奇怪的是class名字怎麼加了括號。給下原址看看。
有可能是class被設定參數!最好發下地址看下
只是個class的命名而已,只有作者明白。 class命名可以五花八門。這個細節可以忽略,不影響學習前端知識。
可以看下引入文件
從類別名稱上來判斷,在PC端是12/4的佈局,行動端是12/12的佈局.可以參考bootstrap
可能是網格佈局的類別名稱。
例如在
Sass
(去查下Sass/SCSS
) 裡寫好每一u
代表多少px
的寬,然後統一預編譯好。在版面的時候如果想使用,直接在標籤的屬性上加上對應的版面的類別就可以重複利用了。
可以去查一下典型的
Blueprint
框架(這個已經不再更新了,但是資料應該是很好懂的)。新的佈局框架例如Susy
,看一下手冊裡介紹的網格佈局方式,有圖解,看了就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命名類,以及這個類對應的屬性大概是什麼樣子的,以及類的用途和用法。上面是說可以透過查什麼來了解類別名稱為什麼要這樣寫,我簡單舉個例子:
用
Compass
產生如下:上面這些類別由 CSS 預編譯器生成,不是一點一點自己寫的,如果要在某個元素上進行佈局,就直接給標籤添加多個對應已經寫好的類別就可以了。然後就能比較簡單整齊的進行佈局。
例如題目描述中的,
4u 12u(mobile)
可能就是指這個p
在PC 端上顯示為4 倍的單位寬度u,在移動端上因為手機的像素密集度很高,所以需要更寬的寬度(12 倍的u),才能瀏覽起來不顯得太小。再添加一些,上面的程式碼是告訴你,這些
CSS
檔案是怎麼生成的,因為它是像上面那樣生成的,決定了它的命名是很有規則的,並且在添加這些類的時候,能比較清晰的知道自己在標籤上加了什麼。使用起來就像下面這樣:
產生的
CSS
如下建議去查一下
Sass/SCSS
。就是class名字,估計一個是PC,一個是mobile的,奇怪的是class名字怎麼加了括號。給下原址看看。
有可能是class被設定參數!最好發下地址看下
只是個class的命名而已,只有作者明白。 class命名可以五花八門。這個細節可以忽略,不影響學習前端知識。
可以看下引入文件
從類別名稱上來判斷,在PC端是12/4的佈局,行動端是12/12的佈局.可以參考bootstr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