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669 人學習
152542 人學習
20005 人學習
5487 人學習
7821 人學習
359900 人學習
3350 人學習
180660 人學習
48569 人學習
18603 人學習
40936 人學習
1549 人學習
1183 人學習
32909 人學習
Linux发行版的通常有ISO光盘安装文件(刻录光盘用), USB安装的IMG文件等...
我们知道IMG可以通过 dd 命令从一个U盘创建, 不过这种情况下往往创建的文件与设备的实际数据一致(比如被删除的文件的实际数据也可能存在硬盘的数据区), 用这个方法无法创造一个'干净'的IMG文件.
那么, 各个Linux发行版是如何创建干净的IMG, 给成千上万的用户下载的?
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
記得不清楚,定性回答。
.IMG用得真是不多了。我記得目前的Fedora、Ubuntu等發行版,用的是一種叫做Bundled iso的混合格式ISO,檔案內容中既有ISO CDFS的檔案系統,又有可直接寫入U盤使用的引導磁區。
這樣做,CDFS和啟動磁區肯定是可以單獨建構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
.IMG也是一樣。以Raspbian為例,先建構出一個4G的空白檔案(填零),然後把這個檔案視為/dev/sdx一樣的磁碟設備,讓作業系統的建置指令都把那裡當作一個檔案系統寫進去文件,一切就都搞定了。反正初始化時候填的0,最後的空白空間一定沒問題。 ——這只是個想像,不過可行性100%無誤。
dd只是最粗糙最底層的磁碟備份工具。 .IMG檔案的產生,未必非要透過dd備份得來的。甚至於dd作為系統的備份都太過於原始,不值得推薦。
以樹莓派為例(不限於Raspbian),我現在備份都是在Linux環境下,插上卡一個tar zcvf,把Ext4檔案系統的內容打個.tar.gz包搞定還順帶壓縮。我才懶得用dd或Win32DiskImager或USBImageTool,白白浪費時間空間,備份也費勁還原也費勁。
tar zcvf
.tar.gz
記得不清楚,定性回答。
.IMG用得真是不多了。我記得目前的Fedora、Ubuntu等發行版,用的是一種叫做Bundled iso的混合格式ISO,檔案內容中既有ISO CDFS的檔案系統,又有可直接寫入U盤使用的引導磁區。
這樣做,CDFS和啟動磁區肯定是可以單獨建構的,組合在一起就可以。
.IMG也是一樣。以Raspbian為例,先建構出一個4G的空白檔案(填零),然後把這個檔案視為/dev/sdx一樣的磁碟設備,讓作業系統的建置指令都把那裡當作一個檔案系統寫進去文件,一切就都搞定了。反正初始化時候填的0,最後的空白空間一定沒問題。 ——這只是個想像,不過可行性100%無誤。
dd只是最粗糙最底層的磁碟備份工具。 .IMG檔案的產生,未必非要透過dd備份得來的。甚至於dd作為系統的備份都太過於原始,不值得推薦。
以樹莓派為例(不限於Raspbian),我現在備份都是在Linux環境下,插上卡一個
tar zcvf
,把Ext4檔案系統的內容打個.tar.gz
包搞定還順帶壓縮。我才懶得用dd或Win32DiskImager或USBImageTool,白白浪費時間空間,備份也費勁還原也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