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週邊 > IT業界 > 今日清明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今日清明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WBOY
發布: 2024-04-04 09:01:13
轉載
624 人瀏覽過

本月4月4日消息,今天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清明節。 「清明」有冰雪消融,草木青青,天氣清徹,萬物欣欣向榮之意。清明時,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既是節氣,也是節慶。說到清明節,很多人會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的名句。是的,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暖花開的大好時節。

清明時節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在傳統社會中,清明節是一個特別盛大的節日,除了掃墓祭奠、懷念離世親人,它還是踏青嬉戲、親近大自然的節日。 4 月 5 日 9 點 12 分 52 秒迎來 2023 年清明節。

今日清明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 截圖自雲日曆

根據對日影的觀測,在一年中定出24個節點,每一個節點指涉的那天稱為一個節氣。一年中,以立春為起始,清明是第五個時期。每年的4月4日或5日,當太陽達黃經15度時,便為清明節氣。地球繞太陽一圈的時間稱為“回歸年”或“太陽年”,自清代開始,定以春分點為0度,太陽在黃道上每運行15度,便非特定的24個時刻,而非特定的24天。但一個回歸年實際長度為365.2422天,曆法上的一年長度則為365天,因此每年會多出0.2422天(相當於5.8小時),節氣的特定時刻也會每年「順延」0.2422天;如此一來,累積4年後幾乎將近一天。這也是清明節有時在4月4日,而不是4月5日的原因。

今日清明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

節期來源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而清明節紀念祖先的習俗和寒食節有關,寒食節傳說是在春秋時代為紀念晉國忠臣介子推而設立的。

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個清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無法找到食物,後來多虧隨緣介子推“割股充飢”,救了重耳一命。十九年後,重耳做了國君,也就是晉文公。位置後文公重重賞了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了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但介子推已歸隱山林。

後來晉文公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尋之不得,於是有人獻計從三面燒山,逼出介子推。最後大火燒遍,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燒後,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柿樹下死了。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殞時,從樹洞裡發現一血書,上寫道:「割肉奉君盡忠心,但願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第二年晉文公率眾慶登山祭祖,發現老柿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柿樹為“清明柿”,並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氣候

在清明時節,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於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這段時期,我國大部分耕種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上升到 12℃以上,到處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華南氣候溫暖,春意正濃。但常說:「清明斷雪,穀雨斷霜。」在清明前後,仍時有冷空氣入侵,甚至使日平均氣溫連續3 天以上低於12℃,造成中稻秧和早稻苗受凍死苗,所以水稻播種、插秧要避開暖尾涼頭。在西北高原,牲畜經嚴冬、草料不足的影響,抵抗力弱,需嚴防開春後的強降溫天氣對老弱幼畜的危害。

另外華南西部常處於春旱時段,4月上旬雨量一般僅10至20毫米,尚不足江南一帶的一半;華南東部雖然春雨較多,但4月上旬雨量一般也不過20至40毫米,自然降水亦不足農業生產之需,也應當靠年前蓄水補充。此外,5-6月是一年中冰雪最多的月份,應加強對雪災的防禦。

清明習俗

掃墓祭祖

#

中國歷史上,寒食禁火,祭拜先人,早已蔚為習俗。人們在清明節前後有上墳掃墓祭祖的習俗:剷除雜草,放上供品,於墳前上香禱祝,燃紙錢金錠,或簡單地獻上一束鮮花,以寄託對先人的懷念。掃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際,清明掃墓則是秦以後的事。到唐朝才開始盛行。並相傳至今。

盪鞦韆

鞦韆,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後為了避忌諱,改為鞦韆。古時的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後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條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鞦韆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 《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衣彩服坐於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鞦韆。」唐代盪鞦韆已經是很普遍的遊戲,並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於清明盪鞦韆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鞦韆節,皇宮裡也安設鞦韆供皇后、嬪妃、宮女們玩耍。打鞦韆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大自然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傳說,在很早以前就有清明踏青這項活動了。根據《舊唐書》記載:「大曆二年二月壬午,幸昆明池踏青。」可見,踏青春遊的習俗早已流行。杜甫有「江邊踏青罷,回首見旌旗」的詩句。到了宋代,踏青之風盛行。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就極其生動地描繪出以汴京外汴河為中心的清明時節的熱鬧情景。在這一畫卷,畫面人物就達 550 多人,牲畜 50 餘頭,船 20 多艘,車、轎 20 多乘。清明踏青之盛況,可見一斑。

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遊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在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插柳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作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 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陰。

以下是關於清明時節的古詩詞: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 杜牧《清明》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清明》

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 —— 陸遊《臨安春雨初霽》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後清明。 —— 晏殊《破陣・春景》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 王禹偁《清明》

清明時節出郊原,寂寂山城柳映門。 —— 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野棠花落,又匆匆過了,清明時節。 —— 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 白居易《寒食野望吟》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 張先《青門引・春思》

一郡官閒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 —— 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楊花過無影。 —— 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清明又近也,卻天涯為客。 —— 曹組《憶少年・年時酒伴》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 魏承班《漁歌子・柳如眉》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時霎清明,載花不過西園路。 —— 吳文英《點綛唇・時霎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 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才過清明,漸覺傷春暮。 —— 李冠《蝶戀花・春暮》

帝裡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 孟浩然《清明即事》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 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 張繼《閩門即事》

清明天氣。永日愁如醉。 —— 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 —— 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清明過了,不堪回首,雲鎖朱樓。 —— 朱淑真《眼兒媚・風日遲遲弄輕柔》

萬條千縷綠相迎。舞煙眠雨過清明。 —— 晏幾道《驕溪沙・二月和風到碧城》

殘杏枝頭花幾許。啼紅正恨清明雨。 —— 趙令畤《蝶戀花・欲減羅衣寒未去》

聽風聽雨過清明。愁草癭花銘。 —— 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拆桐花爛漫,乍疏雨、洗清明。 —— 柳永《木蘭花慢・拆桐花爛漫》

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 —— 白居易《清明夜》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塚只生愁。 —— 黃庭堅〈清明〉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 高翥《清明日對酒》

風雨梨花寒食過,幾家墳上子孫來?—— 高啟《送陳秀才還沙上省墓》

滿眼遊絲兼落絮,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 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本文原出自 2018 年 4 月 5 日發布的《今日清明節:尋春莫忘歸,紙燭悼先人》,有修改。

以上是今日清明節:氣清景明,萬物皆顯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ithome.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