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 曾經是最最炙手可熱的技術,行動端也因為html5技術的加入變得更加變通一些,人人都喜歡“Write once,run more”,但在今年扎克伯格承認在html5上的失策以來,我們也應該清醒的體認到html5作為新興技術,還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例如html5 的效率問題,足以讓眾多程式設計師無力吐槽,消費者也會無法忍受。但不可否認的是html5為我們帶來給好的web技術,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並且不是 終點,我們能夠做的就是更加努力的完善它,寫出更好,更有效率的程式碼。
好了,說了這麼多廢話,現在開始進入主題,android的適配問題是最讓android程式設計師頭疼的問題,大家為此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啊,但在html5這裡我們可以更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手機瀏覽器是把頁面放在一個虛擬的「視窗」(viewport)中,通常這個虛擬的「視窗」 (viewport)比螢幕寬,這樣就不用把每個網頁擠到很小的視窗中(這樣會破壞沒有針對手機瀏覽器優化的網頁的佈局),使用者可以透過平移和縮放來看網頁的不同部分。常用的viewport佈局為:
具體的意思是:
width:控制viewport 的大小,可以指定的一個值,如果600,或特殊的值,如device-width 為裝置的寬度(單位為縮放為100% 時的CSS 的像素),預設的虛擬視窗為980像素寬(目前大部分網站的標準寬度),然後以一定的比例(3:1或2:1)進行縮放。
height:和 width 相對應,指定高度。
target- densitydpi:一個螢幕像素密度是由螢幕解析度決定的,通常定義為每英吋點的數量(dpi)。 Android支援三種螢幕像素密度:低像素密度, 中像素密度,高像素密度。一個低像素密度的螢幕每英吋上的像素點更少,而一個高像素密度的螢幕每英吋上的像素點更多。 Android Browser和WebView預設畫面為中像素密度。
下面是 target-densitydpi 屬性的 取值範圍
device-dpi –使用裝置原本的 dpi 作為目標 dp。 不會發生預設縮放。
high-dpi – 使用hdpi 作為目標 dpi。 中等像素密度和低像素密度設備相應縮小。
medium-dpi – 使用mdpi作為目標 dpi。 高像素密度設備隨之放大, 像素密度設備隨之縮小。 這是預設的target density.
low-dpi -使用mdpi作為目標 dpi。中等像素密度和高像素密度設備相應放大。
為了防止Android Browser和WebView 根據不同螢幕的像素密度對你的頁面進行縮放,你可以將viewport的target-densitydpi 設定為device-dpi。當你這麼做了,頁面將不會縮放。相反,頁面會根據目前螢幕的像素密度進行展示。在這種情況下,你還需要將viewport的 width定義為與設備的width匹配,這樣你的頁面就可以和螢幕相適應。
initial-scale:初始縮放比例,也也就是當頁第一次 load 的時候縮放比例。
maximum-scale:允許使用者縮放到的最大比例,範圍從0到10.0。
minimum-scale:允許使用者縮放到的最小比例,範圍從0到10.0。
user-scalable:使用者是否可以手動縮放,值可以是:①yes、 true允許用戶縮放;②no、false不允許用戶縮放,如果你將其設為no,那麼minimum-scale 和maximum-scale都將被忽略,因為根本不可能縮放。
所有的縮放值都必須在0.01–10的範圍之內。
將這些屬性設定之後放入html5 的meta屬性中,即可對手機螢幕進行適應,例如:
[mw_shl_code=xhtml,true]content="
height = [pixel_value | device-height] ,
width = [pixel_value | device-height] ,
width = [pixel_value | device-wid ] ,
initial-scale = float_value ,
minimum-scale = float_value ,
maximum-scale = float_value ,
user-scalable = [yes | noa] get, dpi_value | device-dpi | high-dpi | medium-dpi | low-dpi]
"
/>[/mw_shl_code]
以下是兩個實際使用的例子:
以下是兩個實際使用的例子:
代碼如下:
程式碼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