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 程式設計中,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是兩個常用的資料結構,它們具有相似之處,但也有著不同點。本文將分別介紹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的概念、基本操作及其應用場景。
一、二元堆
1.1 概念
二元堆是一種完全二元樹,滿足以下兩種性質:
1.1.1 堆序性
堆序性指在一個二元堆中,每個節點的值都不大於(或不小於)其父節點的值。這裡以最大堆為例,根節點的值是整個樹中最大的值,而所有子節點的值都小於等於根節點的值。
1.1.2 完全二元樹性質
除了最底層之外,其他層都必須填滿,且所有節點都必須向左對齊。
這裡以如下的陣列來表示一個最大堆:
[ 16, 14, 10, 8, 7, 9, 3, 2, 4 , 1 ]
則其對應的堆疊如下圖所示:
16
/
14 10
/ /
8 7 9 3
/
2 4
1
1.2 基本操作
1.2.1 插入操作
在一個二元堆中插入一個新元素的操作,採用「上濾」(sift up)的方法進行調整:
1.2.2 刪除操作
在一個二元堆中刪除堆頂元素的操作,並採用「下濾」(sift down)的方法進行調整:
1.3 應用場景
二元堆疊常用來實作優先佇列,以及基於堆的排序演算法,如堆排序、topK問題等。
二、二元搜尋樹
2.1 概念
二元搜尋樹(Binary Search Tree,BST)是一種有序樹,滿足以下性質:
2.1.1 左子樹上所有節點的值都小於它的根節點的值。
2.1.2 右子樹上所有節點的值都大於它的根節點的值。
2.1.3 左、右子樹也分別為二元搜尋樹。
如下樹為例:
6 / 2 7
/
1 4 9
/ / 3 5 8
則它是一棵二元搜尋樹。
2.2 基本操作
2.2.1 尋找操作
在在二元搜尋樹中尋找一個節點的操作,其實質就是不斷地比較要查找的節點值與當前節點值的大小,並沿著左/右子樹遞歸查找。
2.2.2 插入操作
在二元搜尋樹中插入新節點的操作,需要從根節點開始進行比較,並找到其應該插入的位置,插入後需要滿足二元搜尋樹的性質。
2.2.3 刪除操作
在二元搜尋樹中刪除一個節點的操作,分成三種情況:
2.3 應用場景
二元搜尋樹常用於實作字典、符號表等具有尋找和插入操作的場景,其中的尋找效能與資料的分佈有關。
三、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的比較
3.1 相似之處
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都是二元樹,具有一些相同的性質:
3.2 不同之處
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之間也有一些明顯的不同點:
3.2.1 資料分佈
在二元堆中,元素沒有任何規律地分佈在各個節點中,只需保證每個節點都滿足堆序性即可;而在二元搜尋樹中,元素的大小有特定的排序規則,即滿足左小右大的性質。
3.2.2 最小/最大值的存取
在二元堆中,可以O(1)地存取到最大/最小值,即在根節點中得到,但是存取其他元素的時間複雜度為O(logn);而在二元搜尋樹中,找出最小/最大值需要遍歷子樹,時間複雜度也為O(logn)。
3.2.3 刪除和插入操作
在二元堆中,每次刪除和插入操作都必須遵循堆序性,即O(logn)的時間複雜度;而在在二元搜尋樹中,尋找一個節點和插入一個新節點的時間複雜度與樹的高度相關,因此最壞情況下可能需要O(n)的時間複雜度。
3.3 選型建議
在選擇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時,需要根據應用場景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如果需要快速地取得最小/最大值,並且對元素的大小沒有特殊要求,可以優先選擇二元堆。
如果需要快速地插入/刪除元素,並且需要元素的大小有一定的排序規律,可以考慮選擇二元搜尋樹。
四、 結論
綜上所述,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都是比較重要的資料結構,在不同的場景下有著各自的優缺點。了解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的概念、基本操作及其應用場景對於編寫高效的程式具有重要的意義。
以上是C++中的二元堆和二元搜尋樹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