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快取技術中的 TTL 與 TTI
在任何的軟體系統中,都離不開快取技術。作為一個常見的快取技術,Java 快取根據不同的快取策略,可以分為多種類型,例如基於記憶體、磁碟或叢集的快取。無論其類型是什麼,快取都經常被設計的越來越複雜,使用的越來越廣泛。但是,快取技術在使用時也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例如快取的過期時間問題,也就是 TTL 和 TTI。
TTL 和 TTI 簡介
TTL 是 Time-To-Live(生存時間),是指快取項目從建立到過期的時間間隔,通常以秒為單位。它是指當快取項目的創建時間和當前時間的差異大於 TTL 時,快取項目就被認為已經失效了,需要清除掉或重新載入新的資料。
TTI 是 Time-To-Idle(空閒時間),是指快取項目從最後一次存取到過期的時間間隔,也常常用秒為單位。它是指當快取項目的最後一次存取時間和當前時間的差異大於 TTI 時,快取項目也被認為已經失效了,需要清除掉或重新載入新的資料。
簡單來說,TTL 是從快取項目建立開始到指定的時間間隔過去所經過的時間,而 TTI 是從上次造訪開始到指定的時間間隔過去所經過的時間。
TTL 和 TTI 的聯繫
TTL 和 TTI 的差異雖然很小,但是它們的作用是不同的,而且往往會同時使用。
TTL 主要用於控制快取中元素的過期時間,可以有效地避免快取中存在“髒資料”,如過期的快取資料還在快取中,嚴重影響快取效率。 TTL 的優點是可以保證快取資料的新鮮度,可以讓我們更快取得快取資料。但如果 TTL 設定的過短,會導致快取頻繁過期,影響系統效能。
TTI 主要用於控制快取中元素的使用頻率,可以有效地避免快取中存在“冷資料”,如快取資料雖然沒有過期,但是長時間未被訪問,也需要清除掉或重新載入新的數據。 TTI 的優點是可以避免頻繁的快取資料失效,減少了快取資料的重新載入次數和系統開銷。但如果 TTI 設定的過長,會導致快取資料不夠新鮮,影響系統效能。
TTL 和 TTI 的實作方式
在 Java 快取中,TTL 和 TTI 可以透過快取實作來實現。
在 Ehcache 中,設定快取元素的 TTL 和 TTI 很簡單,只需要在快取元素中設定對應的屬性值。例如,可以使用以下方法來設定快取元素的 TTL 和 TTI:
CacheHelper.put(new Element(key, value, false, timeToLive, timeToIdle));
其中,timeToLive 和 timeToIdle 分別表示元素的 TTL 和 TTI。
在 Guava Cache 中,可以透過鍊式呼叫的方式,簡單地設定快取元素的 TTL 和 TTI。例如,可以使用下列方法來設定快取元素的 TTL 和 TTI:
CacheBuilder.newBuilder() .expireAfterWrite(timeToLive, TimeUnit.SECONDS) .expireAfterAccess(timeToIdle, TimeUnit.SECONDS) .build();
其中,expireAfterWrite 和 expireAfterAccess 分別表示元素的 TTL 和 TTI。
總結
在 Java 快取中,TTL 和 TTI 是非常有用的快取策略,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控制快取中元素的過期時間和使用頻率。但是,TTL 和 TTI 的設定需要根據應用場景進行調整,避免對系統效能造成過大的影響。另外,不同的快取實作方式有不同的設定方式,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以上是Java 快取技術中的 TTL 與 TTI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