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週邊 > 人工智慧 > 馬斯克,腦機接口,第一刀

馬斯克,腦機接口,第一刀

王林
發布: 2023-06-04 09:49:23
轉載
1461 人瀏覽過

從“矽谷鋼鐵人”到“現實鋼鐵人”,馬斯克成為“人類托尼・史塔克”,正在逐漸成為現實。

就在幾天前,馬斯克腦機介面公司 Neuralink 宣布迎來重大進展 ——

已經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 (FDA) 的批准, 將啟動其首個人體臨床研究,這意味著,他們的設備將植入人類的大腦中。

據悉他們會專注於兩個應用:恢復人類視力,幫助無法移動肌肉的人控制智慧型手機等設備。

馬斯克,腦機接口,第一刀

去年11月,馬斯克曾豪言表示,距離首次人體試驗還有大約6個月的時間,這是一句已經完整的句子,可以不用重寫。

可是後來,由於安全風險大、違反動物權益、涉嫌非法運輸危險病原體......Neuralink 接連受挫,甚至面臨有關部門的調查。

以至於很多人都認定,Neuralink 前途堪憂,馬斯克又要鬧笑話了。

不過此時此刻,可以說 Neuralink 已然蓄勢待發,馬老闆也並未信口開河。

倘若腦機介面在未來能大功告成,將對人類社會帶來重大變革。

一・馬斯克的腦機介面夢

#2016 年,馬斯克成立了“Neuralink”,作為一家神經科技公司,其致力於將人類大腦與電腦連接起來

這項技術,就是腦機接口,將極小的電極植入大腦,利用電流讓電腦和腦細胞「互動」。

現階段,腦機介面分為兩種模式:需要開顱手術的「侵入式」和置於表皮的「非侵入式」

從命名就能看出,侵入式的難度更高,因此風險係數較高,而一向「不走尋常路」的馬斯克,自然選擇的是「侵入式」。

依照馬斯克的設想,透過給人腦植入一顆晶片,與電腦之間建立一種無線聯繫,可以增強人類大腦的運算、記憶能力,並治療疾病

馬斯克,腦機接口,第一刀

和絕大多數試驗相仿,Neuralink 先在動物身上進行了測試。

2019 年,該公司公佈了其設備原型,一個“打孔機”和“縫紉機”,前者用於給頭骨打孔,後者用於給人腦植入晶片。

隔年,他們開發出一款名為「N1」的晶片,並植入到一頭小豬的大腦皮層中,成功示範了小豬腦部的即時神經元活動

2021 年,Neuralink 又拿出了新成果,在一隻獼猴大腦中植入晶片,將其腦電波轉變為電腦指令,最終玩起了電子遊戲。

而在去年底,Neuralink 更是再進一步,獼猴可以用意念打字,打出了兩句完整的話。

雖說獼猴不是真的學會了打字,而是受設備所控,但這足以證明,動物已經可以有效完成特定任務。

只是,在動物上所取得的成果顯然無法滿足馬斯克的野心,他自始至終都想展開人體試驗。

他屢屢把「人體試驗」掛在嘴邊,並且不只一次稱,計劃在自己大腦中植入腦機介面設備。

如今,伴隨著 FDA 的批准,馬斯克得以揮動“第一刀”,其腦機接口夢,正式拉開帷幕。

二・腦機介面的前生今世

#實際上,腦機介面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人類對它的研究已經持續了數十年。

腦機介面的概念最早來自 1973 年,美國加州大學維達爾教授在一篇學術論文中首次創造了「腦機介面」這個術語。

他認為,腦機介面是「大腦與外界直接進行資訊通訊的方式」,並建構了世界上第一個非植入式腦機介面系統。

所謂腦機接口,簡單來說,就是可以將大腦中的神經元訊號轉換為能夠在現實世界中移動物體的具有實際意義的指令。

舉出兩個簡單易懂的例子:

「人工耳蝸」是最早開發並應用的腦機介面技術之一,可以為患有嚴重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且傳統助聽器無效的患者提供人工聽力。

在業界,人工耳蝸被視為是迄今為止最成功、臨床應用最普及的腦機介面。

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所安裝的裝置也類似腦機介面。

在該設備的作用下,霍金的思維和電腦連結在一起,他就能讓自己與外部世界聯繫。

目前,腦機介面技術仍處於科學研究階段,但有公司吃到了餃子,且領先馬斯克。

同樣作為腦機介面新創公司,Synchron 已經在人體試驗的進度上領先一步。

在晚創立一年的情況下,該公司提前一年獲得了 FDA 的批准,並早在 2019 年就首次在澳洲實施為患者植入腦機設備的手術。

據悉,Synchron 先前已為 4 名澳洲患者植入了設備,幫助他們在 WhatsApp 上發送訊息和網購。

去年更是為一名肌萎縮側索硬化症患者,植入了一款 1.5 英寸大小的設備,多次搶走馬斯克的風頭。

誠然在某種程度上,腦機介面的火爆,要得益於馬斯克的力推,但是在這條賽道上,已經有人跑在了他的前方。

三・腦機介面的作用與問題

#當下,腦機介面已經在醫學、軍事、神經、認知訓練、生物學等方面有所應用。

例如在 2016 年,我國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太空船飛行過程中,兩位太空人完成人類史上首次太空腦機互動。

透過腦機介面技術,太空人直接用思想來輸出操作指令,既節省了時間,又減少了體力和精神消耗。

不過,世人之所以對腦機介面翹首以盼,主要還是看重其在醫學領域的應用,希望它能幫助一些特殊人群治療疾病。

諸如癱瘓、精神病、阿茲海默症等,現代醫學難以翻過的大山。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腦機介面確實具備「逆天改命」的能力:

先前,一名下半身癱瘓的荷蘭男子接受了腦機介面手術,在大腦中植入晶片,在腰部植入電子訊號發送器。

就這樣,他腦部的訊號透過電腦轉化為指令,便能控制下半身的肌肉,最終不僅成功站了起來,還恢復了基本的運動能力。

還有一名美國重度脊髓損傷患者,在接受腦機介面計畫的手術後,恢復了觸覺。

咱們國內,也有手術成功的先例,去年,兩位「宣武醫院神經外科」教授帶領的神經外科立體定向與功能性腦疾病組團隊,成功為一名難治性癲癇患者施行了閉環反應性神經刺激系統Epilcure 註冊臨床試驗植入手術。

由此可見,一旦腦機介面應用到醫學領域,可以幫助病人脫離病痛的折磨。

馬斯克就曾表明,即使天生失明的人,也有機會恢復視力,還相信,可以使被切斷的脊髓恢復全部功能。

只是,要實現這一切的前提,是技術成熟,至少在現在,腦機介面存在幾大問題。

開顱手術風險高、人腦本身就脆弱、腦機設備是否穩定、人體日後是否有排斥反應...... 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都會造成嚴重的後果。

所以說,腦機介面距離實現商業化,任重道遠。

四・關於腦機介面的展望

#誠然,誰也說不準腦機介面何時才會成熟落地,但其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萬億級別,並掀起了“軍備競賽”

近年來,海外已經湧現出多個研究腦機介面的公司,其中不乏獲得千萬、數億美元融資的龍頭企業。

同時,一些巨頭也瞄準了這片市場,發動「鈔能力」收購相關公司,一些研究腦機介面的聯盟也層出不窮。

此外,伴隨著 AI 的風口,一些公司也試圖將 AI 技術和腦機介面設備整合,透過軟硬體結合,創造絕大的應用潛力。

在海外市場一片欣欣向榮之際,國內市場同樣蒸蒸日上。

從商業來看,2017 年到 2022 年,醫療 腦機介面領域公司新成立了 23 家,共產生 53 筆融資交易,累計融資額約 26 億元。

根據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公佈的《腦機介面標準化白皮書 2021》顯示,2019 年全球腦機介面市場規模約 12 億美元,預計 2027 年達 37 億美金。

從技術來看,同樣捷報連連:

華米與中科大共建腦機智慧實驗室;

科學家在大腦神經調控與讀取技術方面取得進展:在腦機介面等領域有重要應用前景;

首例自主研發介入式腦機介面完成動物試驗,只需進行微創手術;

首個半侵入式腦機介面設備發布,可望幫助漸凍症、高位截癱等病人;

首個腦機介面綜合性開源軟體平台發布;

北京成功完成非人靈長類動物介入式腦機介面試驗。

......

從政策來看,"十四五" 規劃第一次將腦機技術明確寫入需要攻關的重點技術品類中,明確腦機融合是腦機技術的關鍵

工信部總工程師趙志國稱,要把腦機介面作為培育未來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然而,就像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裴為華所說的那樣,腦機介面每一方面的進步,都離不開其他幾個方面的支撐,它是一個交叉學科

所以腦機介面想要成熟,需要實打實且多方位共同發展,但凡有一個環節受挫或被“卡脖子”,就很難獲得成果。

還好雖然有許多困難和風險,但目前科學家們依然在積極探索腦機介面技術的實現與應用,因此關於腦機介面的未來,很值得期待。

馬斯克曾在 3 年前強調,腦機介面技術才是未來

這個未來何時才會到來,到來後又會對人類社會帶來怎樣的變革,我們拭目以待。

參考資料

  • Tech對角線 - 兆腦機介面市場,誰是與馬斯克賽跑的人
  • 原點閱讀 - 「腦機介面」距離走進我們的生活還有多遠
  • 量子位元 - 中國腦機介面市場報告:規模已達 10 億但產業鏈不成熟,仍有彎道超車機會

2023 聯想商用產品發表會將於 6 月 6 日下午 14:30召開, IT之家網站 & App 將會同步直播,歡迎觀看!

另外,近期還有不少熱門內容,點擊下方藍字即可查看:

  • 【好物】iPhone 11京東自營2879元清倉,零刻R7-7840HS迷你主機2680元新低

  • 仙劍,仙去

  • #
  • 驍龍8 Gen 3提前登場,小米14領軍

  • 華為Harmony OS兩歲,長本事了…

#請馬老闆第一個上 ↓↓↓

###

以上是馬斯克,腦機接口,第一刀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相關標籤:
來源:sohu.com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熱門教學
更多>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