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的電子元件是電晶體。第二代電子計算機又稱電晶體計算機,指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計算機;主機採用電晶體等半導體裝置,以磁鼓和磁碟為輔助記憶體,採用演算法語言(高階語言)編程,並開始出現作業系統。
本教學操作環境:windows7系統、Dell G3電腦。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的電子元件是電晶體。
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是指採用電晶體製造的電子計算機,即電晶體計算機。
電晶體計算機是指20世紀50年代末到60年代的計算機,其主機採用電晶體等半導體裝置,以磁鼓和磁碟為輔助記憶體,採用演算法語言(高階語言)編程,並開始出現作業系統.由於採用電晶體代替電子管,所以很輕,運算速度比較快,達到每秒幾十萬次 。
(1)特徵:硬體方面,用電晶體做邏輯元件,磁芯材料做記憶體;軟體方面,用髙級程式設計,應用方面,向資料處理、製程控制方面拓展。
(2)大事記:出現了高階語言Fortran
電晶體電腦的基本邏輯元件元件由電子管改為電晶體( Transistor),內記憶體大量使用磁性材料製成的磁芯,外部記憶體採用磁碟。同時,電腦軟體技術也有了較大發展,提出了作業系統的概念;程式語言除了組合語言外,還開發了Ada、 FORTRAN、 COBOL等高階程式設計語言,使電腦的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第二代電腦具有以下特點
(1)用電晶體取代了電子管。電晶體有一系列優點:體積小、重量輕、發熱少、耗電省、速度快、壽命長、價格低、功能強。用它做計算機的開關元件,使計算機的結構與性能都發生了新的飛躍。
(2)普遍採用磁心記憶體做內存,並採用磁碟與磁帶做記憶體。這就使儲存容量增大,可靠性提高,為系統軟體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電腦體系結構中許多意義深遠的特性相繼出現,例如變址暫存器、浮點資料表示,中斷、I/O處理等。
(4)組合語言取代了機器語言,而且開始出現FORTRAN、CDBOL等高階語言。
(5)電腦的應用範圍進一步擴大,開始進入製程控制等領域。
與電子管電腦相比,電晶體電腦包含了作業系統,它能夠為輸入輸出、記憶體管理、儲存和其他的資源管理活動提供標準化的程式。開發應用程式不再需要寫入資源管理程式了,這些作業系統允許程式設計師可以呼叫作業系統程式的應用軟體。但是,IBM公司和其他電腦生產商早期開發的專用作業系統只能在特定的電腦上運行,它們各自有自己唯一的命令集來呼叫它們的程式。這意味著程式設計師每學一種作業系統就要重新學習一種編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們的發展
#擴展資料:
#國外第二代電子計算機的存活期大約是1957-1964年。其軟體開始使用以流程為導向的程式設計語言,如fortran、algol等。中國第一台電晶體計算機於1967年製成,運算速度為每秒五萬次。
電晶體泛指一切以半導體材料為基礎的單一元件,電晶體具有檢波、整流、放大、開關、穩壓、訊號調製等多種功能,電晶體可用於各種各樣的數位和類比功能。
電晶體不僅能實現電子管的功能,還具有尺寸小、重量輕、壽命長、效率高、發熱少、功耗低等優點。
(學習影片分享:程式設計影片)
以上是第二代電子計算機採用的電子元件是什麼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