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頭條> 主體

程式猿34歲是一個坎?再談大齡程式設計師的出路

阿神
發布: 2019-12-05 15:51:19
原創
25046 人瀏覽過

開課通知:php中文網《第10期PHP線上訓練班》正在報名中!

這幾天有件事在知乎上炒的很火熱,那就是傳言「華為開始清理34歲以上的職員」。

為什麼是34歲?別問我,因為我也不知道......

以下是華為內部論壇「心聲社群」上面當時的聊天記錄(現在肯定已經和諧了)

程式猿34歲是一個坎?再談大齡程式設計師的出路

根據後來更多的消息,似乎中國區要清退34+的不是研發工程師,主要是交付人員。

形式也不是直接叫你滾蛋,而是去跟海外服務部門交換今年新畢業的學校員工。

但這些30+的同學基本上拖家帶口,所以能存活出去的也不會太多。

更有消息說,研發部門集中還在處理40+的老員工。

但不管34還是40,華為去年的最新政策是除了領導之外,45歲必須退休。

換句話說就是,幹到45歲,還沒能財務自由或具備跳槽競爭力的同學,就比較尷尬了......

一時間大家都開始討論大齡程式設計師的出路,php中文網為大家收集了一些有趣的觀點。

王晶峰

我覺得前端可以作為一輩子的工作,但是一個互聯網軟體工程師,應該在工作或休閒時間中努力學會從產品ui前端(包括安卓和ios)後台數據庫管理這全套流程,然後從中選擇一個作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覺得一個網路軟體工程師成熟的基本條件就是能夠完全依賴自己設計並製作一個網站,然後能夠對自己的核心領域有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作為前端來說,如何快速對接UI,採用什麼技術框架,後台介面如何統一處理,總而言之,前端領域的一切信手拈來,那麼阻礙你將前端作為核心事業的還有什麼呢?

前後端分離這種趨勢會導致前端工程師的入門門檻大幅提高,諸位要加油啊哈哈,正在努力學習java,以後java+node+css,然後學學設計,感覺人生就充滿愉悅感了。

俠小然

程式設計師是可以做一輩子的,與前端無關。

語言有通性,技術有通性,會一樣學其它的都很容易。

程式是為了解決需求的,所以有什麼需求就去學什麼語言做什麼產品就好了。

繆斯的情人

他們曾經說程序猿25歲是個坎,可後來發現25歲後我還是幹得好好的;他們又說程序猿30歲是個坎,可現在30歲程序猿正是公司的技術骨幹力量;後來他們又說程序猿35歲是個坎,35歲的技術人經歷過踏實做技術的時代,而今的技術沉澱可以說比新生力量吃過的鹽多。說這些話的人大都不是這個行業的,就像我們常說明星也不過是吃青春飯的一樣。是的,不靠腦子和實力的話,任何一個行業都是吃青春飯的…

前端能否作為一輩子的崗位?答案是不能。限制了自己的想像力,就沒有前進的動力了。端上的東西都是會被取代的,也是在不斷變化的,曾經覺得PC不會被取代,可現在移動端又風生水起,未來是什麼樣你無法想像,所以不要給自己加個局限性。帶著腳鍊,沒法起舞的…

40歲程序猿去哪了?我看過幾個大都是對科技仍有執念的,或是去朋友的公司當技術顧問,或是為自己的興趣寫寫程式碼,當然也有改行的,但都不會混的太差。

匿名

這讓我想到上週有三個五、六十歲的老人從上海來廣州拜訪我們公司,算是大陸老牌的程序猿吧。說很想了解後端雲端服務,讓我們跟他們講講。實實在在的可愛,你說60歲是個坎嗎?

其實,35歲,是青春的結束中年的起始,肩負了對個人價值的追求、對事業和家庭的責任而負重前行,每一位工程師在人生分水嶺選擇了不同的軌道,而誰又知這抉擇的背後經歷了多少輾轉、焦慮、迷惘和捨棄?尤其在我們電子行業!

電子產業從來都是英雄輩出

大名鼎鼎的周立功單晶片創辦人周立功,憑深厚的技術功底、非凡的商業成就,在業界眾多擁躉,深受青年工程師的追捧。 16年底發燒友舉辦的IOT大會,週立功先生現場演講,上千名與會者的熱情絲毫不亞於追星族。

年少成名的大疆無人機創辦人汪滔,他的創業史簡直就是「春風得意馬蹄疾」。畢業後創設大疆無人機,獲數百億身家,躋身胡潤富豪榜,為同期80後青年創業家中最為矚目的一位。

而大多數普通的工程師們,並沒有這種一飛沖天的機會。芸芸眾生,朝心中理想前進的每個階梯都需竭盡所能。

35歲,做技術管理類別職佔最大比例

程式猿34歲是一個坎?再談大齡程式設計師的出路

從數據來看,35歲從事技術管理類職位的比例最大,從事一般工程師的比例其次,仍在技術領域的兩項合計佔60%。

從科技領域轉業務領域,創業、轉業都是比較少的,各佔10%左右;而有17%的人轉了銷售支援、市場等領域。

仍在從事技術領域的,大都在做底層研發領域,如嵌入式、電源等;轉市場類的多是目前比較熱門的消費應用,如機器人、智慧家庭等等。

創業是條不歸路,不下戰場才可能贏

@L總,現經營人工智慧相關產業的公司,工作8年,創業4年,2016年獲一輪新的融資。

我非常感謝我的第一家公司。從某著名科技大學畢業進了H公司當工程師,報銷報道的火車票,訓練期管吃管住。上班後住公司旁的宿舍,和一群同事沒日沒夜的加班,有熱情有幹勁。在公司做了8年,從工程師到專案經理、小部門Leader,打下了技術管理基礎。

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真的開始創業,還是比想像中難太多。找人?找客戶?找投資?都是攔路虎。但這些都不算難,難的是找方向。很多人都喜歡談論策略,描繪策略是在選項裡選出來的,純粹是扯淡。剛開始根本不知道前面是不是有路,是硬闖出來的。創業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內心的恐懼是無法對別人說的,誰都不行。

找不到出路,像被一張巨大的、黑色的網子給罩住,無力掙扎。最嚴重的時候,連續半年失眠,瀕臨崩潰。

現在回想,仍然有些後怕。進入人工智慧這個領域太早,不留神就變成先烈。 2014年大眾創業,資本市場火了,而15年馬上又迎來了資本寒冬。人工智慧剛成為熱點,到資本寒冬時哀鴻遍野。

我們在資本熱的時候快速拿了錢,將業務轉型為企業提供服務,才驚險的活了下來。沒拿到錢之前,押上了自己所有的積蓄,抵押了房產。如果不成功怎麼辦?想跳樓的心思也有過。

後悔創業嗎?不後悔。但如果能重來,會選個容易起步的事情,腳踏實地,不要一下子挑戰太難的事。

能讓自己堅持下去的動力是什麼?責任。因為慾望而創業,根本堅持不下去。對家庭、團隊、自己負責。如果沒想明白創業是責任,創業就是受委屈,就別創業了。創業是條不歸路,要贏,就要一直在戰場上。

對年輕人的建議?別把自己想的太聰明,創業只能做自己非常熟的領域;還有合夥人非常重要,如果沒有能力互補、互信的合夥人團隊,成功幾乎不可能。

人生是一個無限遊戲,勇氣是通行證

# 背景:@Leo,科技研發10年,現在以寫書、訓練為主

我喜歡向別人推薦一本書,作者是一位哲學家,中文譯名叫《有限和無限的遊戲》,看英文版更容易看懂,Finite and infinite games。

這本書說,遊戲有兩種:一種是以結束為目的,是有限的遊戲,例如籃球。而人生呢?是一個無限遊戲,每個起點都是一個新的開始,解決一個新的問題,創造一個新的價值,實現自我的成長。

我做了幾年技術研發後就開始迷茫,不想周而復始的做技術研發,但害怕脫離專業,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常泡在BBS上,和別人瞎聊。

混沌了幾年,下定決心要改變。沒有開公司的魄力,覺得自己寫東西還行,開始在論壇上寫原創文章,慢慢累積了一些粉絲。有朋友推薦出版社給我約稿出書,嚇了一跳,又驚又喜。

寫書的過程極為痛苦。我很渴望做成,害怕失去這個機會,但腦子裡的東西感覺被掏空,寫出來的東西自己不滿意。過度的患得患失讓我數次絕望的想要放棄。

喪失勇氣的時候,看了很多次《阿甘正傳》,愛上了長跑。鼓起勇氣,以決絕的態度把書寫完,居然效果比自己想像中的好。之後嘗試錄視頻,做培訓,也有了一定的收入。

既然人生是一個無限遊戲過程,那就去享受它吧。有勇氣去挑戰自己,才能看到不同的風景,體會不同的人生。

只懂得技術,不是合格的CTO

背景:@jason,一家新創公司CTO,從事技術研發4年,從事技術管理超過10年。

我分別經歷了三家不同的公司。碩士畢業進了知名國企Z公司做研發。公司有很多技術高手,工作流程和計畫很嚴謹,打下了技術基礎。但我離市場、使用者很遠,只考慮技術實現,像實驗室裡的科學家。

後來被挖到一個著名的網路做硬體的公司,對我帶來的衝擊和觸動特別大。

需求可以很快被更改,一個使用者的意見能改需求。很不理解這種方式,和產品部的矛盾很深,認為他們不尊重技術,抵觸情緒大。

公司安排我們去接觸用戶,這個看起來很Low,很浪費時間的事情,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彷彿被打開了一扇窗。我聽到了完全不同的視角的聲音,觸動了我。慢慢與產品部磨合越來越好,能產生共鳴。當努力為用戶解決了問題,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

現在找到一個機會,和同學一起創業。我仍然做喜歡和擅長的技術管理領域,但會深度產與產品策略規劃。

給年輕人的建議,首先是熱愛自己的專業,持續學習。其次,一定要去了解用戶的需求,這最是一個公司存在的價值。

從科技轉業務,最難改變的是自己的心態

背景:@Devin,畢業後進了某國際一線半導體巨頭,從事8年技術研發,現轉銷售。

我畢業後進入某半導體著名外企,正好趕上了外企最風景的時代。體制內競爭激烈機制僵化,民營企業良莠不齊優秀的企業少。外商的薪水高,管理系統規範,薪水是同學的2-3倍,風光無限。

工作強度很大,公司不斷的補充新鮮血液,高強度的工作和激烈的競爭,乾了7年,常常處在緊繃狀態,非常疲憊,不堪重負。

08年後,外商的競爭優勢開始減弱。從外企跳槽到一民營企業上班,巨大的管理體制上的差異難以忍受。

迫於養家的壓力,無奈之下,回到外企轉業務做銷售。

有技術功底,業務上手容易,難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從一個內向靦腆的工程師變成一個熱情洋溢的銷售,其間的困難比攻克一個技術難題困難數倍,每次見完客戶後手心全是汗。

我依照技術人員的邏輯習慣,把客戶分成很多類,制定一個嚴格的執行程序,強迫自己定期主動聯絡客戶,漸漸地能跟客戶自如的溝通,業務上了正軌。

我很看好人工智慧、物聯網在中國的機會,希望能進入這個領域發展不錯的公司。如果可以重來,我不會在外企待太久,特別習慣某一個體制,是很可怕的。

我只愛做技術,是不求上進嗎?

背景:@Gary,畢業到一直做技術,經歷3家公司,目前是資深工程師,做技術15年。

我從小就很喜歡電子專業,如願考入哈工大。喜歡動手DIY,讀大學時用一個月時間,做了一個漂亮的音樂盒送給女朋友,她愛不釋手。

畢業後就一直做技術,工作穩定,但薪資成長速度慢,沒趕上深圳快速成長的房價。只靠音樂盒已經不能哄女朋友開心了,她想要的東西還有很多。

一段痛苦的失戀,離開了讓人傷心的深圳。我渴望一輩子做技術,不明白為什麼那麼多人覺得到了30多歲就要轉型。我的夢想是成為像矽谷的一些公司,那些做了一輩子技術,受人尊敬,成就超過CEO的技術大牛。但是在國內,目前很難。

我們的工程師文化並沒有形成,30歲的工程師都很焦慮,急於轉型,把賺更多的錢當成首要目標。

我很幸運,現在住在一個內陸城市,生活壓力沒那麼大。有一個通情達理的妻子,讓我做自己喜歡的技術職位。我也渴望給家人更好的生活,在閒暇時間和朋友籌備做一些專案。

我會一直做技術,我很熱愛它。

結語:我們處在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狄更斯的這句經典名言放在一個變化很快、激烈烈競爭的時代總是特別適合。

2014年中國政府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激發了整個民族的創業精神和創業基因。而在2014年同年,政府提出大基金計劃,籌集近1400億人民幣來發展半導體產業,使半導體產業變得炙手可熱。

而全球半導體產業成長放緩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摩爾定律帶來的前幾十年的快速成長的格局被打破,合併整合成了主旋律。 2015年是國際半導體產業的併購元年,併購交易總規模達1,200億美元;2016年的併購交易更為激進。

從國內的生存環境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一路高歌,GDP的成長速度創歷史新低。

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機會、挑戰、競爭的時代,我們每個人彷彿都被捲入歷史的滾滾洪流,很難獨善其身。

莎士比亞說,一千個人眼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無論萬物如何變遷,始終走在自己的軌道上,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欣賞自己所看到的風景,便是無悔的青春與人生。

相關文章:

一個老程式猿談PHP職涯發展規劃

相關標籤:
來源:php.cn
本網站聲明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
最新下載
更多>
網站特效
網站源碼
網站素材
前端模板
關於我們 免責聲明 Sitemap
PHP中文網:公益線上PHP培訓,幫助PHP學習者快速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