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剛剛簡潔化的介紹了B-TREE的幾個結構與儲存方式,但索引和資料的關係感覺上還是沒有關聯起來,
那麼本篇,就透過實際的一個資料行的例子,建立索引後,他們在B+TREE上的排序是什麼順序。
一.模擬建立原始資料
下圖中,左邊是自己方便說明,模擬的資料。引擎為mysiam~
右邊是用EXCEL把它們隨機排列後的一個正常仿真數據表,把主鍵按照1-27再排列(不隨機的話我在模擬數據時本來就是按順序寫的,再加索引看不大出這個索引排序的過程)
也就是說右邊的數據,使我們要測試的原始數據,沒建索引前是這樣排序的,後邊所有的數據都是以這個為依準進行的,這樣更好看索引產生後的排序效果。
該表有4個字段(id,a,b,c),共27行資料
二.建立索引a
如下圖,當建立索引a以後,在該索引結構中,從原來的依照主鍵ID排序,變成了新的規則,我們說索引其實就是一個資料結構。則建立索引a,就是新另建立一個結構,排序依照字段a規則排序,第一條為主鍵ID為1代表的資料行,第二條ID=3的資料行,第三條ID=5代表的數據行。 。 。
新排序主鍵ID(以ID代表他們這行的資料):1 3 5 6 9 16 18 23 26 2 10 11 12 13 16 18 23 26 2 10 11 12 13 14 15 23 25 15 2072 2072 207
不難發現,當字段a相同時,他們的排列前後主鍵ID來排,例如同樣是a=1.1的值,但是他們的排序是ID值為1,3,5,6。 。對應的行,和主鍵ID排序順序相近。 (即相同值時的排序,ID小的在前邊)
三.建立索引(a,b)
如下圖,當建立聯合索引(a,b)以後,在該索引結構中,從原來的依照主鍵ID排序,變成了新的規則,排序規則先依照欄位a排序,在a的基礎上在依照欄位b排序。即在索引a的基礎上,對字段b也進行了排序。
新排序主鍵ID(以ID代表他們這行的資料):6 18 23 10 15 20 7 22 27 1 3 26 2 11 25 4 8 24 5 9 16 12 13 14 17 19 21
不難發現,當字段a,b值都相同時,他們的排列前後,也是由主鍵ID決定的,例如同樣是a=1.1,b=2.1的行(18,6,23),但是他們的排序是6,18,23。
字段(a,b)索引,先按a索引排序,然後在a的基礎上,按照b排序
6 18 23 10 15 20 7 22 27 1 3 26 2 11 25 4 8 24 5 9 16 129 11 13 14 17 19 21
四.建立索引(a,b,c)
欄位(a,b,c)索引,先按a,b索引排序,然後在(a,b)的基礎上,依照c排序
新排序主鍵ID(以ID代表他們這行的資料):23 6 18 15 20 10 27 22 7 1 26 3 11 2 25 24 4 8 5 16 9 12 14 13 17 19 21
。
我們知道,讀取數據的一個過程(相當於找房間的過程),如果有索引(房間登記表),先讀取索引的資料結構(因為它資料小讀取快嘛),在其結構的葉子節點,找到真實物理磁碟的存放位置(相當於找到門牌號碼了),然後拿著門牌號碼去磁碟裡直接拿數據,這就是一個讀取資料的過程。如果沒索引那你就相當於不知道目的地,就挨個房間找吧。
當沒有索引時,其實主鍵ID就是他們的索引,按照主鍵ID從小到大的規則排列;
當有所索引時,索引a,聯合索引(a,b),聯合索引(a,b ,c)三者的對應3個B+TREE結構上,其葉子節點末尾指向的實體磁碟是不一樣的。
結論:
1.如果沒有建立索引,是按照ID主鍵遞增排列
2.當建立了索引a,會產生一個新的結構索引(B+TREE)用來記錄新的一個結構規則,方便快速查找
5.當建立了索引,非索引的列預設是按照ID遞增來排序的
更多結論:Mysql-索引總結:http://blog.csdn.net/ty_hf/article/details/ 53526405
當新insert一條資料時,儲存資料的同時,也會維護此表的一個索引,把它安置到一個合適的位置。解釋了為什麼再資料量特別大的時候索引可能會有負面影響,在被索引的表上INSERT和DELETE會變慢,頻繁的插入刪除資料同樣會對維護索引消耗時間,瓶頸多少? ? 500W?待考證。
以上就是Mysql-索引資料排序的內容,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PHP中文網(m.sbm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