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Elasticsearch的基友Logstash
Logstash 是一款強大的資料處理工具,它可以實現資料傳輸,格式處理,格式化輸出,還有強大的插件功能,常用於日誌處理。
Input
可以從文件中、儲存中、資料庫中抽取數據,Input有兩種選擇一個是交給Filter進行過濾、修剪。另一個是直接交給Output
Filter
能夠動態地轉換和解析資料。可以透過自訂的方式對資料資訊進行過濾、修剪
Output
提供眾多輸出選擇,您可以將資料傳送到您要指定的地方,並且能夠靈活地解鎖眾多下游用例。
wget https://artifacts.elastic.co/downloads/logstash/logstash-6.0.1.rpm yum install -y ./logstash-6.0.1.rpm
vim /etc/logstash/logstash.yml path.data: /var/lib/logstash # 数据存放路径 path.config: /etc/logstash/conf.d/*.conf # 其他插件的配置文件,输入输出过滤等等 path.logs: /var/log/logstash # 日志存放路径
Logstash是一個基於Java開發的程序,需要運行在JVM中,可以透過配置jvm.options來針對JVM進行設定。例如記憶體的最大最小、垃圾清理機制等等。這裡僅列舉最常用的兩個。
JVM的記憶體分配不能太大不能太小,太大會拖慢作業系統。太小導致無法啟動。
vim /etc/logstash/jvm.options # logstash有关JVM的配置 -Xms256m # logstash最大最小使用内存 -Xmx1g
安裝一個httpd來測試,設定Logstash收集Apache的accless.log日誌檔
yum install httpd echo "Hello world" > /var/www/html/index.html # 安装httpd,创建首页用于测试
vim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input { file { # 使用file作为数据输入 path => ['/var/log/httpd/access_log'] # 设定读入数据的路径 start_position => beginning # 从文件的开始处读取,end从文件末尾开始读取 } } output { # 设定输出的位置 stdout { codec => rubydebug # 输出至屏幕 } }
logstash是自帶的命令但是沒有再環境變數中,所以只能使用絕對路徑來使用此命令。
/usr/share/logstash/bin/logstash -t -f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 测试执行配置文件,-t要在-f前面 Configuration OK # 表示测试OK
在目前會話運行logstash後不要關閉這個會話暫時稱其為會話1,再打開一個新的視窗為會話2
/usr/share/logstash/bin/logstash -f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啟動以後在會話2中使用curl指令進行測試
curl 172.18.68.14
然後在回到之前的會話1可以看到輸出的資訊
{ "@version" => "1", "host" => "logstash.shuaiguoxia.com", "path" => "/var/log/httpd/access_log", "@timestamp" => 2017-12-10T14:07:07.682Z, "message" => "172.18.68.14 - - [10/Dec/2017:22:04:44 +0800] \"GET / HTTP/1.1\" 200 12 \"-\" \"curl/7.29.0\"" }
至此最簡單的Logstash配置就已經完成了,這裡僅是將收集到的直接輸出沒有進行過濾或修剪。
上面的配置时Logsatsh从日志文件中抽取数据,然后输出至屏幕。那么在生产中往往是将抽取的数据过滤后输出到Elasticsearch中。下面讲解Elasticsearch结合Logstash
Logstash抽取httpd的access.log文件,然后经过过滤(结构化)之后输出给Elasticsearch Cluster,在使用Head插件就可以看到抽取到的数据。(Elasticsearch Cluster与Head插件搭建请查看前两篇文章)
配置Logstash
vim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input { file { path => ['/var/log/httpd/access_log'] start_position => "beginning" } } filter { grok { match => { "message" => "%{COMBINEDAPACHELOG}" } remove_field => "message" } } output { elasticsearch { hosts => ["http://172.18.68.11:9200","http://172.18.68.12:9200","http://172.18.68.13:9200"] index => "logstash-%{+YYYY.MM.dd}" action => "index" document_type => "apache_logs" } }
启动Logstash
/usr/share/logstash/bin/logstash -t -f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 测试配置文件 Configuration OK /usr/share/logstash/bin/logstash -f /etc/logstash/conf.d/test.conf # 启动Logstash
测试
每个执行10次172.18.68.14,位Logstash的地址
curl 127.0.0.1 curl 172.18.68.14
验证数据
使用浏览器访问172.18.68.11:9100(Elastisearch 安装Head地址,前面文章有讲)
选择今天的日期,就能看到一天内访问的所有数据。
监控Nginx日志
仅仅列了filter配置块,input与output参考上一个配置
filter { grok { match => { "message" => "%{HTTPD_COMBINEDLOG} \"%{DATA:realclient}\"" } remove_field => "message" } date { match => ["timestamp","dd/MMM/YYYY:H:m:s Z"] remove_field => "timestamp" } }
监控Tomcat
仅仅列了filter配置块,input与output参考上一个配置
filter { grok { match => { "message" => "%{HTTPD_COMMONLOG}" } remove_field => "message" } date { match => ["timestamp","dd/MMM/YYYY:H:m:s Z"] remove_field => "timestamp" } }
现在已经搭建成在节点安装Logstash并发送到Elasticsearch中去,但是Logstash是基于Java开发需要运行在JVM中,所以是一个重量级采集工具,仅仅对于一个日志采集节点来说使用Logstash太过重量级,那么就可以使用一个轻量级日志收集工具Filebeat来收集日志信息,Filebeat同一交给Logstash进行过滤后再Elasticsearch。这些在接下来的文章在进行讲解,先放一张架构图吧。
以上是詳解Elasticsearch的基友Logstash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

熱AI工具

Undress AI Tool
免費脫衣圖片

Undresser.AI Undress
人工智慧驅動的應用程序,用於創建逼真的裸體照片

AI Clothes Remover
用於從照片中去除衣服的線上人工智慧工具。

Clothoff.io
AI脫衣器

Video Face Swap
使用我們完全免費的人工智慧換臉工具,輕鬆在任何影片中換臉!

熱門文章

熱工具

記事本++7.3.1
好用且免費的程式碼編輯器

SublimeText3漢化版
中文版,非常好用

禪工作室 13.0.1
強大的PHP整合開發環境

Dreamweaver CS6
視覺化網頁開發工具

SublimeText3 Mac版
神級程式碼編輯軟體(SublimeText3)

在GoogleChrome中上傳文件時遇到問題?這可能很煩人,對吧?無論您是將文檔附加到電子郵件、在社交媒體上共享圖像,還是提交工作或學校的重要文件,流暢的文件上傳過程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如果您的文件上傳在WindowsPC上的Chrome中持續失敗,可能會令人沮喪。如果您還沒有準備好放棄您最喜歡的瀏覽器,這裡有一些提示修復無法在WindowsGoogleChrome上傳文件1.從通用修復開始在我們了解任何高級故障排除技巧之前,最好先嘗試下面提到的一些基本解決方案。排除互聯網連接問題:互聯網連

管理Linux用戶組需掌握查看、創建、刪除、修改及用戶歸屬調整等操作。查看用戶組信息可用cat/etc/group或getentgroup,查看用戶所屬組用groups[用戶名]或id[用戶名];創建組使用groupadd,可加-g指定GID;刪除空組用groupdel;添加用戶到組用usermod-aG,修改主組用usermod-g;從組移除用戶可通過編輯/etc/group或使用vigr命令;修改組屬性用groupmod-n(改名)或groupmod-g(改GID),並記得更新相關文件權限。

sudo代表“substituteuserdo”或“superuserdo”,允許用戶以其他用戶(通常是root)的權限運行命令。其核心用途包括:1.執行系統級操作如安裝軟件或編輯系統文件;2.訪問受保護目錄或日誌;3.管理服務如重啟nginx;4.修改全局設置如/etc/hosts。使用時系統會檢查/etc/sudoers配置並驗證用戶密碼,提供臨時權限而非持續以root身份登錄,確保安全性。最佳實踐包括:僅必要時使用、避免盲目執行網絡命令、用visudo編輯sudoers文件、連續操作可考慮

在Linux系統中,1.使用ipa或hostname-I命令可查看私有IP;2.使用curlifconfig.me或curlipinfo.io/ip可獲取公網IP;3.桌面版可通過系統設置查看私有IP,瀏覽器訪問特定網站查看公網IP;4.可將常用命令設為別名以便快速調用。這些方法簡單實用,適合不同場景下的IP查看需求。

LinuxCanrunonModestHardwarewtareWithSpecificminimumRequirentess.A1GHZPROCESER(X86ORX86_64)iSNEDED,withAdual-Corecpurecommondend.r AmshouldBeatLeast512MbForCommand-lineUseor2Gbfordesktopenvironments.diskSpacePacereQuiresaminimumof5-10GB,不過25GBISBISBETTERFORAD

比特幣作為數字世界的先驅,其獨特的代號和底層技術一直是人們關注的焦點。它的標準代號是 BTC,在某些符合國際標準的平台上也被稱為 XBT。從技術角度看,比特幣並非單一的代碼樣式,而是一個龐大且精密的開源軟件項目,其核心代碼主要由 C 語言編寫,並融合了密碼學、分佈式系統和經濟學原理,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審查和貢獻其代碼。

Linux/macOS的shutdown命令可通過參數實現關機、重啟、定時操作等。 1.立即關機使用sudoshutdownnow或-h/-P參數;2.定時關機用 時間或具體時間點,取消用-c;3.重啟使用-r參數,支持定時重啟;4.注意需sudo權限,遠程操作謹慎,避免數據丟失。

要讓PHP容器支持自動構建,核心在於配置持續集成(CI)流程。 1.使用Dockerfile定義PHP環境,包括基礎鏡像、擴展安裝、依賴管理和權限設置;2.配置GitLabCI等CI/CD工具,通過.gitlab-ci.yml文件定義build、test和deploy階段,實現自動構建、測試和部署;3.集成PHPUnit等測試框架,確保代碼變更後自動運行測試;4.使用Kubernetes等自動化部署策略,通過deployment.yaml文件定義部署配置;5.優化Dockerfile,採用多階段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