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小不董
編輯|李信馬
題圖|DoNews拍攝
傳出新動向。
2023年底,長安汽車與贛鋒鋰業共同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計劃加快推進(半)固態電池研發合資項目及製造業產業化項目,基於下一代汽車動力電池(半)固態電池研發進行合作。
今年1月,美股上市固態電池公司量子景觀宣布,公司研發的固態電池已通過德國大眾公司的50萬公里耐久性測試。根據大眾汽車集團證實,該電池經過數月測試,已完成1,000次充電循環。
同月,豐田汽車宣布成功克服固態電池的瓶頸,其發布的固態電池在能量密度和充電速度上取得了顯著突破,充電10分鐘可續航1500公里。
一石激起千層浪,國內車企也紛紛加速佈局固態電池技術路線,據悉,目前長安汽車正在研發的固態電池重量能量密度可達350-500瓦時/公斤、體積能量密度750-1000瓦時/公升,該電池預計在2030年全面普及。
不久前,以「科技視界」為主題的2024廣汽科技日(GAC TECH DAY 2024)在廣汽研究院舉辦。在這次活動上,廣汽宣布推出實現關鍵技術突破的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並計畫於2026年裝車搭載。
全固態動力電池 重要突破在哪般?
在安全性方面,廣汽旗下的全固態動力電池就採用了高強緻密複合電解質膜,使電池在200°C熱箱測試中不發生爆炸,刷新了高比能電池安全新高度。
此外,此電池在針刺、裁切、零下78°C乾冰環境、90°C高溫熱水浸泡等極端條件下測試均保持性能穩定,在穿釘、裁切等機械濫用條件下不發生熱失控,顯著提升了汽車的安全性。
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模型展示圖片來源:廣汽科技日
技術上採用的是高面容量固態正極技術與第三代海綿矽負極片技術(新型奈米矽複合負極),全固態正極可達到5mAh/c㎡ 以上的高面容量,進而達到了400Wh/kg以上的能量密度。
相較於目前最先進的液態鋰離子電池,其體積能量密度和質量能量密度提升50%以上,使整車續航里程可超過1000km。
在電芯容量方面,廣汽全固態動力電池透過嘗試百餘種材料方案和工藝方案,成功確立了全固態動力電池的全流程製造工藝,實現了大尺寸多層堆疊全固態電芯的製造,其容量高達30Ah,遠超過目前業界最高水準(10Ah-15Ah)。
目前,廣汽集團初步打通了全固態電池全流程製造工藝,已取得車規級高安全大容量全固態動力電池量產的關鍵技術突破,具有超高能量密度、超高安全性和大容量全固態電芯三大核心優勢,預計2026年裝車搭載於昊鉑車型。
圖片來源:廣汽科技日
全場景的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
新能源車的新一輪主戰場少不了智慧駕駛技術,尤其是自動駕駛成為了競爭的焦點。
在這一行業,特斯拉是目前的全球領跑者。早在2019年特斯拉的「Autonomy Day」上,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對著光達企業開砲;「任何人用光達都注定失敗。」隨即,特斯拉正式發布全自動駕駛計算機。
雖然也曾一度引進4D毫米波雷達方案,但去年以來,特斯拉又把重心放到了FSD系統上,走回純視覺自動駕駛的路子。不過在中國市場,FSD仍未能實現。
產業龍頭的選擇為國內車企開闢了一條新的道路,如今我們能夠看到,特斯拉自動駕駛的挑戰者競相上場。
4月11日,智界S7亮相華為鴻蒙生態春季溝通會。華為與奇瑞合作的首款智選車型智界S7“二次上市”,帶來煥新升級。同時,華為向市場首次推出了華為視覺智駕HUAWEI ADS基礎版,可實現全國高速城快輕鬆開,智慧泊車輕鬆停駛。
第二天,廣汽科技日上也發布了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可應用於複雜多變全場景,不需高精地圖、不靠雷射雷達,結合視覺感測器和業界頂尖的AI演算法,用更簡潔的硬體系統就能實現覆蓋範圍更廣的智慧駕駛。
在視覺辨識上,無圖純視覺智駕系統擁有三大領先能力:
極為精準地理解複雜交通道路的能力,無論匝道、隧道、彎道或岔路口,都能準確辨識並理解道路的結構。超強的交通號誌辨識能力,透過深度神經網絡,實現了各種號誌燈元素的準確辨識。處理複雜多變場景的能力,感知範圍達到車前150+米、車後100米,左右50米,是業界水平的1.5倍
憑藉首創的液體式時空聯合規劃技術,透過對動態交通物體的即時追蹤、意圖識別和軌跡預測,以及數據驅動與專家規則協同的指揮大腦,這套系統能夠精確預判其他交通參與者的行為,並快速做出合理決策。就算是高難度的立體車位、窄車位泊車,也能做到最小誤差控制在5cm以內。
值得注意的是,廣汽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中,既著眼於主流的“多感測融合技術”,又前瞻性地探索了“無圖純視覺技術”這兩大技術路徑,這兩條技術路線都將減少對高精度地圖的依賴。
目前高精準度地圖的覆蓋率僅為全國公路里程的約6%,意味著在全國約94%的公路段上,依賴高精準度地圖的自動駕駛技術難以施展。而廣汽所走的這兩條技術路線,則都具備了「有導航就能開」的彈性。
建構資料閉環是自動駕駛技術持續進化的關鍵基石,為此,集團已著手建立廣汽雲資料中心和廣汽網聯大資料平台,透過建構這些核心設施,為自動駕駛技術的發展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同時,透過如祺出行,廣汽集團推出了一個綜合的自動駕駛資料解決方案,包括資料標註平台ONTIME Data Encoder、高精地圖工具鏈ONTIME MapNet以及智駕模擬平台ONTIME NexSim。
圖片來源:廣汽科技日
在廣汽科技日上,最吸引人眼球的不外乎幾款展示汽車,包括電磁懸掛、MBoard2.0芯智底盤以及飛行汽車等。
飛行汽車GOVE尤其吸睛,它已經在2023廣汽科技日上實現全球首飛,並於今年3月在廣州CBD上空進行飛行展示,首次完成在城市公眾複雜低空環境進行飛行驗證。
圖片來源:DoNews拍攝
為行動不便用戶群深度定制開發的傳祺新能源E9福祉車也在展示之列,福祉車也搭載了全球首創的可分離電動福祉座椅,該座椅落地後能夠輕鬆與機構分離,化身為一張電動移動輪椅,續航里程達26公里,最大承重120公斤。
圖片來源:DoNews拍攝
廣汽集團旗下的新輕商板塊-祺跡汽車也正式亮相。其中,引人注目的MLounge祺跡頭等艙車型,具備從L2到L4級的智慧駕駛能力,計畫於今年內投入量產。
圖片來源:廣汽科技日
同時,MBoard2.0芯智底盤憑藉先進的“軟體定義底盤技術”,實現了駕駛同時,MBoard2.0芯智底盤憑藉先進的“軟體定義底盤技術”,實現了一個分離的創新設計,旨在為人類探索更加分離的創新設計美好的移動生活方式提供有力支持。
此前,廣汽傳祺推出和華為合作的傳祺M8宗師先鋒版,並加入華為鴻蒙生態。廣汽傳祺實現APP一次開發、多端部署,快速實現手機、手錶等多終端佈局加速數位轉型。
公開資訊顯示,廣汽集團與華為的合作始於2017年,是國內最早與華為展開合作的車企之一。作為國內新能源領域的兩家巨頭,強強聯合或將帶來更精彩的產品。
究竟雙方會開展何種合作?答案或將在北京車展正式揭曉,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是固態電池+純視覺智駕,新能源又進化了?的詳細內容。更多資訊請關注PHP中文網其他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