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如何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如何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柠檬不萌
柠檬不萌原創
2018-08-02 16:28:093711瀏覽

提高學習能力的本質是學會思考。

首先,我們來區分兩種學習。一類叫做“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一類叫“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

「以知識為中心」的學習也叫學院式學習,是以通過考試或科學研究為目的,主要強調對知識的理解、記憶、歸納、解題。 「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也叫成人學習,主要強調解決自己的問題、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們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如何提升學習能力”,屬於第二種學習的範疇。

「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主要包含三個向度:

要提升學習能力,就要從提升內化和應用知識的能力、分析和整理資訊的能力、追問和反思經驗的能力這三個向度入手,並且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達到知行合一。

當你掌握了這種方法時,無論是學習專業知識的能力,還是學習某種技能、用於解決生活中的具體問題的能力都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這篇文章分別從「以自我為中心的學習」學習的三個維度進行了闡釋,給出了具體可執行的行動方案。


1

內化與應用知識

《這樣讀書就夠了》一書中,作者給了一種在讀書的過程中,透過3張便條紙來幫助實現「內化與應用知識」的方法:

                            如何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11 「小姐姐我聽了你的建議去讀了《學習之道》,但是我覺得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呀。裡面講的道理我早就知道了,但我還是學習不好。」
「XXX我早就知道了」這句話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


人們在接觸到新的訊息時,總是會不由自主地用已經知道的內容去匹配它,用“已知”去附會“新知”,於是就以為自己看透了、讀懂了。


這種思考方式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事實上它來自於在學校中學習時老師教給我們的習慣:總是概括段落大意、文章中心思想,用過去學過的方法來解決新的問題。
這種思考方式本身沒有錯,例如透過聯繫新課程與舊課程,融會貫通,建構知識網絡,用已經掌握的公式推導,得到教材給出的新公式可以加深理解、幫助記憶。這個推導的過程,本身就是從舊知指向新知的箭頭。

附會本身不是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止步於附會。要找到新知與舊知的相同之處很容易,人人都能做到;而找到不同之處,則需要你去思考。


好的學習者會追問,這個訊息和我以前知道的內容細節的差別在哪裡?適用條件有沒有差異?對細微的知識有多敏銳,就反映了你的學習能力有多強。


市面上常見的提升人際關係與執行力的暢銷書,例如卡內基《人性的弱點》,例如柯維《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有人說前者是「提升人際關係的聖經”,也有人說它“講的是誰都懂的道理,但是犯錯的人根本意識不到,所以根本沒用”;有人說後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軌跡”,也有人說它“老生常談,名不副實」。

為什麼會有兩則截然相反的評論呢?除去個人理解能力不同的因素,第二種人顯然更附會舊知。
提出新的理論的人少之又少,但同類的書中它們之所以能成為佼佼者,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它們把“老生常談”進行了“生動演繹” ——你本來就聽過的道理,一直不知道怎麼實踐,它告訴你怎麼把這些道理用在生活裡。這是一種非常了不起的能力,值得我們去花錢花時間在這本書上。


具備內化和應用知識的一個表現,就是把附會的本能反應,升級為界定新知舊​​知二者邊界的理性反應,從而能更深入、更敏銳、更清楚地理解新知,同時也加深了對舊知的認識。 ############我們回看上面的「便簽法」。在「重述訊息」(I便條)這個步驟中,很多人會止步於附會舊知,或者乾脆就直接摘抄了原文中的內容。就算你把書裡的這段背下來了,它也不是你自己的。 ######

“重述”的意義在於“理解”,如果不能充分理解文中的內容,是很難用自己的話表達的。 為了達到「內化與應用」的目的,可以在具體操作時將原文知識總結或加工出明確具體的操作方法或建議步驟。

在「回想經歷」(A1便條)這個步驟中,切忌泛泛而談。沒有具體時間、具體事件的都是泛泛而談,講的是認知而非具體經驗。

讓這個步驟執行性更強,可以參考這些要素:

所記錄的事件必須是自己親身經歷的,親眼所見,親耳所聞;

敘事體現了起因、經過、結果;

原文或I便條的諸多要素有明確的對應。

A1便條最關鍵的是經由新的知識點刺激,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反思自己的經驗,從而把自己的知識和經驗結合起來,以獲得個人成長。

當你要規劃A2時,先問自己:「這件事對我來說有多重要?」如果在原書中很重要,但是對我自己不重要,不妨到此為止,去看後面的內容吧。

當你真的決定要把書中的知識用在實際當中時,先定目標。規劃行動必須是自己可以實現的行動,而不是對原文的摘抄,即使原書的建議給的非常具體,也不能算成自己的知識。

我們總是習慣在新年到來之際「表決心」:「新的一年,我要讀100本書,我要瘦20斤,我要… ”;總是喜歡在考試結束後發誓“下個學期我不能再這樣頹廢了,我要好好學習”,通常信誓旦旦立下的目標過了三分鐘熱度就再也沒碰過。

因為這些目標都太遠大了,大到你自己都不知道該怎麼努力才能完成它。當你打算執行「規劃應用」(A2便條)步驟時,要遵循目標SMART原則:

先給自己定一個具體的(Specific)、可衡量的(Measurable)、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與其他目標具有一定的相關性的(Relevant)、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的(Time-bound)目標。

然後問自己:具體行動步驟是什麼?誰?在哪裡?何時開始?是否在使用了原文資訊或I便籤的方法?都是自己能做到的或推動他人做到的嗎?能測量做到的程度嗎?

只有對「規劃應用」這個步驟的那些問題很清晰,才能提高對決心或感慨的辨識力。能夠判別哪些決心氾濫的話看起來很漂亮,但是無法落地;哪些是確實可行腳踏實地的建議——這是一項很重要的學習能力。


2

分析分析與整理訊息


分析和整理資訊的能力是學習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資訊遠多於知識的時代,人們每天都要接觸大量的資訊流。

如果你不具備這種能力,可能今天看到「人際關係不好,是因為你不知道這幾點」於是覺得人際關係最重要,明天發現「不懂時間管理,你已經輸在了起點”,後天又發現“情商才是你最大的短板”。

有一些自媒體人和寫手為了博取閱讀量會刻意地偏激、誇大、煽情甚至誤導。

並非所有資訊都是知識。二者最主要的差異在於知識的脈絡主要顯出前因後果和適用邊界。如何避免盲從輕信,鑑別那些資訊是對自己有益的呢?可以試著從以下8個面向入手:

分析資訊的關鍵是追問前因後果:

前(前車之鑑):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他是怎麼引出這個訊息的?

因(相因相生):作者提出了哪些關於原因的假設?是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還有其他可行性嗎?

後(以觀後效):若遵從訊息去做之後會怎樣?對我的好處(效用)是什麼? 

果實(自食其果):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不改變的問題有多嚴重?

整理資訊的關鍵是適用邊界:

適(適得其反):有沒有相反的觀點?有沒有不支持這個的例子?

用(使用條件):要這樣做,得具體哪些條件(考慮成本效益,考慮態度能力…...)什麼情況下是不管用的? 

邊(旁敲側擊):從前有沒有類似的(或乍看之下差不多的)訊息?其他領域/產業/作者如何看待類似問題? 

界(楚河漢界):無論是相反的還是類似的訊息,和這個訊息的真正差異是什麼?交界在哪裡?

下面我以在知乎引起熱議的《咪蒙:我為什麼支持實習生休學? 》為例,來試著用上面8個面向的分析與整理這篇文章的內容。 (灰色字是例子,不想看可以直接跳讀到下一個部分)

先考慮前因後果:

——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

#——嗯我正在讀大學,而咪蒙卻支持休學,和我是有關係的。

注意,這個地方如果判定的是“對我不重要”,可以直接關掉這篇文章了。如果認為不重要還繼續看,接下來的每一分鐘時間除了變成沉沒成本以外,對你不會有任何好處。

#-作者是怎麼引出這個訊息的?

——她的實習生學了不喜歡的專業,為了自己的「喜歡」休學了,作者支持而咪蒙認為「為了學習,你休學吧。」

-作者提出了哪些關於原因的假設?

#-作者認為:①現在大學的許多課,太沒營養了,浪費時間,也浪費生命。 ②人生最難的就是找到自己喜歡的,如果你找到了,就去做,不用管什麼狗屁的世俗標準。 ③網路時代,那些野生的人才,往往才是最具爆發力的。

——是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

#-對於假設1她舉了一些個案來印證她的觀點。

請注意這裡,她的樣本是為了支撐自己的觀點提出的,並沒有提到人群中有多少老師是“是極不走心的”,只是含糊地說“很多老師”,沒有任何來自權威機構的數據的支持。而在我的認知裡,四年間我上過的幾十門課程中,如她所說的不到3人。

對於假設2,作者沒有論證。什麼是自己喜歡的?怎樣判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歡?有標準可以參考嗎?怎麼樣才算「找到了?」 這是一個沒有根據的論點。

對於假設3,有知友指出論點裡「北大教授」說的話其實是哈佛一名教育學家說的,而且這位教育家十分重視基礎教育。作者的論點與論點矛盾。

#—還有其他可行性嗎?

——我可能在畢業之後能找到自己“喜愛的事業”,既拿到了文憑也實現了心願;也可能在大學期間一邊讀書,一邊“實現心願”;也可能一輩子都找不到自己的「喜歡」;也可能休學了,「喜歡」的事業失敗了,一輩子也沒有成為「成功人士」;也可能從明天起奮發圖強成了一個學霸。

-若遵從訊息去做之後會怎樣?對我的好處(效用)是什麼?

-遵從作者的觀點,我應該休學。可能的好的結果是我靠著在社會中磨練走向了人生巔峰,壞的結果是我可能拿不到學位證還一事無成。

--不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不改變的問題有多嚴重?

#-我可能維持現狀,不好不壞地過完四年。不改變好像也沒什麼嚴重的。

再考慮適用邊界:

-有沒有相反的觀點?有沒有不支持這個觀點的例子?

#——有。作者本身就是個不支持她觀點的例子,作者是山東大學的文學碩士,讓自己的孩子上最好的學校,卻支持實習生休學。

-要這樣做,要具體哪些條件(考慮成本效益,考慮態度能力…)?什麼情況下是不管用的?

#-作者沒有給出任何具體的條件,如果我要去做這件事的話,首先要考慮休學成本。

如果「喜歡的事」失敗的話可能得重新高考,這個成本有點高。靠寫字賺錢養活自己,萬一我靈感枯竭了怎麼辦?如果讀者不喜歡我寫的東西怎麼辦?如果我賺的錢不夠花怎麼辦?我想去的傳媒公司第一門檻是學歷怎麼辦?這些都是我要考慮的因素。

#-從前有沒有類似的(或乍看之下差不多的)訊息?其他領域/產業/作者如何看待類似問題?

——有,「讀書無用論」。其中的兩種:一種是高學歷的人給學歷沒那麼高的人打工;另一種是讀了很多書最後都忘了。

觀點一側重的是“單一原因”導致“唯一結果”,事實上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是複雜的;觀點二沒有考慮到“結果是多樣的”,即“不讀書的話,社會地位、經濟收入」可能都會有所不同,而只看到了「忘記了」這一方面。

-無論是相反的還是類似的訊息,和這個訊息的真正差異是什麼?交界在哪裡?

——角度不同。這篇文章的重點在於“理想”,上面的兩個側重於“原因和結果”。相反的訊息如知乎問題「如何看待《咪蒙:我為什麼支持實習生休學》」下前幾位答主,專注於道德、行銷策略、經濟水平等不同面向。

重要的不是資訊是從哪裡來的,重要的是無論拿到什麼訊息,我們可以去判別、加工資訊的質量,可以給他補上上下文。你越能一針見血地問到這8個問題,就越能體現自己的學習能力。

想要提升學習能力,就要在一切與學習有關的事上反求諸己。

這裡的「學習」是廣義的學習,既包含「以知識為中心」也包含「以自我為中心」。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習慣認為「都是別人的原因」:

從小沒有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因為自己的父母不上心;

成績不好是因為老師等級不行講得不好;

和女朋友關係不好老吵架是因為她太作;

和男友關係不好老冷戰是因為他不夠愛自己;

和上司發生爭執是因為他太變態……

也許你說的這些理由都對,但是,學習還是不好;還是沒有良好的親密關係;工作人際關係也一塌糊塗。

而「反求諸己」的意思則是,從自己開始改變--就算不是自己的原因,但它對我很重要,我也應該做點什麼來讓它變得更好不是嗎?

為什麼大家在校的時候看起來都差不多,但是離開學校幾年之後就天差地別了呢?其實每一個人的特質和能力本來就差別很大,只不過在學校的時候你只看到了學習成績,就誤以為已經了解了他的全部:

畢業1年之後,溝通能力和在錯誤中學習的能力帶來的影響就會顯現;

畢業3年後,解決問題的能力、情緒能力、關係能力就會把差距拉大;

畢業5年後,拼的是自我管理能力,邏輯能力和影響力;

畢業10年後拼的是成就、幸福,而這些主要來自於在婚姻中不斷成長的能力,教育子女的能力,管理和激勵他人的能力。

知識不能改變命運,但能力改變命運。對資產不多的年輕人來說,最優的投資要投資自己的能力。在所有具備的可控性要素中,只有能力的成長能帶來指數成長的自我升值。

而學習能力是所有能力的後設能力。


3

追問與反思經驗


蘇格拉底說,未經反思的人生不值得過。

不是所有的經驗都是經驗,並不是所有的經驗都是智慧。如果不加以明覺精察,不進行反思、總結,那經驗就不可能變成智慧。

大衛?庫伯(David kolb) 認為,經驗學習過程是由四個適應性學習階段構成的環形結構,包括具體經驗,反思性觀察,抽象概念化,主動實踐。

具體經驗是讓學習者完全投入一種新的體驗;

##反思性觀察是學習者在停下來的時候對已經歷的體驗加以思考;

抽象概念化是學習者必須達到能理解所觀察的內容的程度並且吸收它們使之成為合乎邏輯的概念;

到了主動實踐階段,學習者要驗證這些概念並將它們運用在製定策略、解決問題之中去。

在“內化和應用知識部分”我們介紹了便簽法,再來複習一下這部分內容吧:


改進一下,就得到了“追問與反思”,實現庫伯學習圈:


在真正的行動中檢核訊息,然後發現新問題再去反思,如此形成循環。


追蹤與反思經驗,在經驗中學習的要點如下:

A1部分用來描述自己的相關經驗。 一定是自己親身遇到的問題,不能是想像的問題、理論的問題,或是未來可能發生的問題。問題最好是迫切的、比較重要的,因為解決無關痛癢的問題很難帶來真正的學習。要盡可能簡短。沒必要進行過多分析,用幾句話簡單描述就好了。

I部分用來重述訊息,澄清問題,理解問題,找到根源,從而重新定義問題。 在A1便條紙中寫下問題時,一定不要急於尋找答案或採取行動。一定不要直接從A1跳到A2。因為同樣是自己的經驗,在閱讀時想到的和解決問題時寫下的A1有著本質上的差異。未經反思的經驗都是不可靠的,未經追問的問題不是真正的問題。

如何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經反思,背後的假設、前提或標準往往是含混、片面或完全錯誤的。

與第二部分「分析與整理資訊」類似,對自己提出的問題追問的前因後果:

前(前車之鑑):為什麼這件事對我重要?是怎麼出現這個問題的?

因(相因相生):有哪些關於原因的假設?怎麼驗證或排除這些假設的?有其他人能幫我思考,給予更多選擇或可能性嗎?

後(以觀後效):若這個問題解決了,最好的結果是什麼樣子?那是我期待的嗎?

果實(自食其果):如果我什麼都不做,會發生什麼事?

然後對問題的原因假設追問適用邊界:

#適(適得其反):有沒有人會不同意我對原因的假設?有沒有不符合這個假設的實例?

用(使用條件):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具備哪些條件(考慮成本效益,考慮態度能力…)?這件事可以用什麼其他方式來完成?

邊(旁敲側擊):有沒有可供借鏡的狀況?其他領域/產業/人如何解決類似問題? 

界(楚河漢界):無論是不同的意見或類似的問題,和我的思路的真正差異是什麼?交界在哪裡?

在寫A2的時候,要注意目標性、行動性、關聯性、可控性。

還是優先考慮目標,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達到什麼效果你就滿意了。這樣的話,你在A2寫下的行動或應用,都是為了拉近現況跟目標狀態之間的距離。

另外,盡可能要求自己在A2便籤寫下一個以上的行動方案。因為有多個備選的方案會大大增加找到更好的結果的可能性。到了最後在綜合考慮每個方案的現實性、可執行性、成本和收益,根據可控性的要求鎖定具體行動。

你會驚訝地發現,你通常認為需要解決的、最近一直很困擾自己的問題,經過反思、追問,大部分都會被重新定義。

在經驗中學習,最難的是追問的不同觀點。

經驗經由反思和追問可以沉澱成訊息,訊息經過分析和整理可以昇華為知識,知識經過聯結和行動會內化為能力,行動帶來新的經驗,閱讀帶來新的訊息,反思帶來新的知識。如此不斷在體驗與反思中循環,就達到了知行合一,產生了學習之道。

相關連結:

想成為擁有長時間高效學習能力的程式設計師嗎?

這11個好習慣,請逼自己養成

陳述:
本文內容由網友自願投稿,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發現涉嫌抄襲或侵權的內容,請聯絡admin@php.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