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 >科技周边 >人工智能 > 正文

AI早报 | 小米对于造芯、造车、大模型的回应;科技大佬们警告AI滥用风险极高;美国不可能独自生产所有芯片

转载2023-05-28 14:26:52415

AI早报 | 小米对于造芯、造车、大模型的回应;科技大佬们警告AI滥用风险极高;美国不可能独自生产所有芯片

小米2023年一季度业绩电话会:造芯、造车、大模型的回应

5月24日,小米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业绩。当季,小米集团实现营收595亿元(人民币,下同),实现经调整净利润达32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21%。

当晚,小米召开业绩电话会,总裁卢伟冰等小米高管回答了一系列问题,并透露了公司在造芯、造车、大模型上的最新进展:

造车:进度符合或略超预期

据卢伟冰称,造车进展良好,最初计划于明年上半年推出市场,目前进度符合或略超预期。今年,小米汽车还将按计划进行冬测和夏测。据卢伟冰提到,今年第一季度,小米支出了约11亿元用于创新业务,其中包括智能电动汽车。

AI:不做通用大模型

对于今年炙手可热的AI大模型,雷军表示,小米在 Al 领域已经耕耘多年,有 Al 实验室、小爱同学、自动驾驶等团队。对于大模型,我们当然会全力以赴,坚决拥抱。一旦我们把这些有趣的技术和产品完善,就会与大家分享展示。

电话会上,卢伟冰还透露了,小米集团2017年开始投入AI,几年前计划造车的时候,工作人员就基本来自AI团队。2023年4月,小米正式组建AI实验室大模型团队。目前AI人员超过1200人,涉及业务有小爱、自动驾驶等。

我们已经得出结论:我们不会像OpenAI一样开发通用大型模型。卢伟冰表示,小米将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并将其与自身业务深度结合,以提高智能化水平。

造芯:打持久战

作为为数不多独立造芯的手机厂商之一,小米造芯进展一直备受关注,尤其是此前OPPO关停哲库,更令市场对小米造芯业务的“成长状况”存有担心。

卢伟冰说,小米充分认识到芯片投资的复杂性和长期性,会遵循芯片行业发展规律,坚定不移长期投入,做好持久战准备,做长期奋斗10年、20年的准备。

据报道,小米目前专注于自主研发的芯片,在提升用户体验的核心领域,如影像、充电和电池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小米现已发布了澎湃C1C2图像处理芯片、澎湃P1充电芯片和G1电池管理芯片。小米将继续致力于在提升用户体验相关领域进行研发,以提高终端竞争力并更好地提升用户体验。

(来源:中国基金报)

科技大佬们的警告:AI被滥用的潜在风险极高

财联社5月25日讯,当地时间周三(5月24日),谷歌前CEO埃里克·施密特警告称,人工智能可能带来“生存风险”。

由于ChatGPT的迅速走红,引发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狂热,全球许多科技公司都想推出ChatGPT的竞品。

施密特认为,人工智能系统迟早有一天能够找到网络的“零日漏洞”(zero-day),或者发现新的生物种类。

“零日漏洞”是指安全漏洞被发现后立即被恶意利用,也被称为零时差攻击。通俗地说,一旦安全缺陷被揭示并修补,恶意软件就可能在同一天袭来。这种攻击往往具有很大的突发性与破坏性。

施密特表示,“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希望能做好准备,知道如何确保这些东西不被邪恶的人滥用。”

值得一提的是,施密特并不是第一个警告AI风险的技术人物。此前,ChatGPT开发商OpenAI的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也承认,他对一些潜在的滥用行为“有点害怕”。

人工智能是未来人类文明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这也是OpenAI的创始人之一埃隆·马斯克的看法。在2018年的一次访问中,他更是强调,人工智能要比核武器危险得多。

美国不可能、也不应该独自生产所有芯片

财新网讯,5月22日起,第75届“世界半导体理事会CEO级会议”在韩国举行,参会的有中国大陆、中国台北、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等地的半导体行业协会及企业代表。白石代表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也正在出席该会议。

“美国不可能、也不应该独自生产所有芯片。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副会长白石所说,无论是哪个公司还是哪个国家,都无法在半导体行业实现自给自足。我们不应该与全球市场脱钩。这不是我们行业对《芯片法案》的目标。”

作者:Ballad

来源:第一电动网(www.d1ev.com)

以上就是AI早报 | 小米对于造芯、造车、大模型的回应;科技大佬们警告AI滥用风险极高;美国不可能独自生产所有芯片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本站声明:本文转载于:搜狐,如有侵犯,请联系admin@php.cn删除

  • 相关标签:
  •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视频教程分类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