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10 日消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单位联合主办的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 8 月 14 日正式拉开帷幕。
本次赛事设置了多个聚焦工厂、仓储等实际应用场景的比赛项目。这些参赛队伍的备赛情况如何?央视记者今日前往广东领益智造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访其机器人研发团队的备战进展。
在领智战队的备赛现场,物料搬运和物料整理任务将分别由“领珑”和“磐石”两款机器人承担。由于比赛对起始和终止活动区域限定在直径 1 米的圆形范围内,研发团队为其配备了自主研发的轮式底盘,并结合头部激光雷达实时定位,配合双臂协同操作,确保各项工序精准完成。
公司经理余雷介绍:“这是我们针对实际应用环境专门开发的轮式底盘机器人。通过路径规划,它可以在狭窄或开阔空间中实现避障,甚至完成原地旋转等高难度动作。”
根据竞赛规则,物料整理项目要求机器人将两个物料箱内的 33 个零件整齐码放;而在物料搬运环节,机器人需将重达 5 公斤的物料箱搬运并放置到不同高度的货架上。各参赛队伍依据具体赛题对机器人进行了定制化设计与反复调试。
机械设计工程师张治伟表示:“这是我们根据比赛要求完成的三维设计初稿,支持动态模拟。在开发过程中,我们可根据物料箱的实际尺寸灵活调整结构参数。”
据央视报道,该企业近期正从消费电子精密制造向机器人应用落地全面转型,其高度自动化的生产车间也顺势成为机器人训练的理想场所。
现场可见,机械臂将灰色哑光汽车零部件送入加工舱,精密刀具对零件进行细致雕刻,完成后由机械臂取出并整齐排列在托盘中——这一流程正是对真实工业场景的模拟还原。
央视指出,该战队还派出一台机器人参与“仓储中心场景——混料分拣技能竞技”项目。该项目被公认为本次赛事中最具挑战性的赛项之一。
混料分拣任务分为三个难度等级,依次要求机器人识别并分拣出黄色绝缘胶带、最短的波纹管以及截面积更小的线束。三项任务在颜色识别、长度判断和精细分辨方面层层递进,难度逐步提升。为高效备赛,研发团队在研发中心内完整复刻了比赛场景。要在 15 分钟内完成三轮递增难度的分拣,机器人机械臂的作业精度至关重要。
余雷介绍:“我们与视觉纠偏技术公司合作,实现了稳定定位。该过程采用激光标定技术,绝对精度可达 0.1 毫米,完全满足工业级应用需求。”
目前,参赛机器人在软硬件层面均已调试完毕,能够在 15 分钟时限内顺利完成全部规定动作。视觉团队与硬件团队正协同推进,进一步提升动作的流畅性与执行准确性。
余雷表示:“这次比赛是全球首个全维度的人形机器人综合性赛事,对我们而言也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我们希望通过参与,积累经验,为未来实现智能化生产、高效打造人形机器人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中国战队备战 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展示“毫米级”操作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m.sbmm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