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据分析中,我们经常需要识别并量化数据集中特定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在用户行为分析、生物信息学或商品推荐系统中,识别哪些项目或个体经常一起出现(即形成组合)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本教程将以一个具体的 Pandas DataFrame 为例,演示如何提取并统计不同分类(Classification)下,Individual 列中元素的所有无序组合(包括对、三元组等),并计算它们的出现频率。
我们将使用一个包含 Classification 和 Individual 两列的 Pandas DataFrame 作为示例数据。
import pandas as pd from itertools import chain, combinations data = { 'Classification': [1, 1, 1, 1, 2, 2, 2, 3, 3, 3, 3, 3, 3, 3, 3, 4, 4, 4, 4, 4, 4, 4, 5, 5, 5, 5, 5, 5, 5, 5], 'Individual': ['A', 'A', 'B', 'B', 'A', 'A', 'B', 'C', 'C', 'C', 'A', 'A', 'A', 'B', 'B', 'A', 'A', 'B', 'B', 'B', 'C', 'C', 'C', 'C', 'C', 'A', 'A', 'B', 'B', 'B'] } df = pd.DataFrame(data) print("原始 DataFrame:") print(df)
我们的目标是针对每个 Classification 分组,找出 Individual 列中所有不重复的无序组合(从长度为2的对到所有不重复元素的组合),并统计它们的出现次数及相对百分比。
Python 的 itertools 模块提供了高效生成各种迭代器的方法,其中 combinations(iterable, r) 用于生成 iterable 中长度为 r 的所有不重复组合,且不考虑顺序。为了处理每个分类下的所有组合(对、三元组等),我们可以定义一个辅助函数 powerset。
def powerset(s): """ 生成一个集合 s 中所有长度大于等于2的无序组合。 """ s = set(s) # 转换为集合以去除重复元素并确保无序性 return list(chain.from_iterable(combinations(s, r) for r in range(2, len(s) + 1)))
函数说明: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 Pandas 的功能来应用 powerset 函数并进行统计。
# 1. 按 'Classification' 分组并应用 powerset 函数 # agg(powerset) 会对每个分组的 'Individual' 列应用 powerset 函数, # 结果是一个包含组合元组列表的 Series。 combinations_series = df.groupby('Classification')['Individual'].agg(powerset) # 2. 展开组合列表 # explode() 将 Series 中的列表元素逐一展开为新的行, # 这样每个组合元组就有了自己独立的行,并保留了原始的 'Classification'。 exploded_combinations = combinations_series.explode() # 3. 重置索引并重命名列 # reset_index(name='ValueSeries') 将 'Classification' 变回列, # 并将展开后的组合元组命名为 'ValueSeries'。 out = exploded_combinations.reset_index(name='ValueSeries') # 4. 统计每个组合的出现次数 # exploded_combinations.value_counts() 统计每个组合元组的全局出现次数。 # rename('TimesClassification') 将统计结果的 Series 命名为 'TimesClassification'。 # merge() 将统计结果合并回主 DataFrame。 # left_on='ValueSeries' 和 right_index=True 表示根据 'ValueSeries' 列和统计结果的索引进行合并。 out = out.merge(exploded_combinations.value_counts().rename('TimesClassification'), how='left', left_on='ValueSeries', right_index=True) # 5. 计算每个分类下组合的相对百分比 # assign() 用于创建新列 'PercentageClassification'。 # d['TimesClassification'] / d.groupby('Classification')['TimesClassification'].transform('max') # 计算方式是:当前组合的出现次数 / 该分类下所有组合中出现次数最多的组合的次数。 # transform('max') 会返回每个分组中 'TimesClassification' 的最大值,并广播到该分组的所有行。 out = out.assign(PercentageClassification=lambda d: d['TimesClassification'] / d.groupby('Classification')['TimesClassification'].transform('max')) print("\n最终结果:") print(out)
上述代码将生成一个包含以下列的 DataFrame:
示例输出:
Classification ValueSeries TimesClassification PercentageClassification 0 1 (A, B) 5 1.0 1 2 (A, B) 5 1.0 2 3 (C, A) 3 0.6 3 3 (C, B) 3 0.6 4 3 (A, B) 5 1.0 5 3 (C, A, B) 3 0.6 6 4 (C, A) 3 0.6 7 4 (C, B) 3 0.6 8 4 (A, B) 5 1.0 9 4 (C, A, B) 3 0.6 10 5 (C, A) 3 0.6 11 5 (C, B) 3 0.6 12 5 (A, B) 5 1.0 13 5 (C, A, B) 3 0.6
从输出可以看出,例如 Classification 为 3 的组中,('A', 'B') 组合出现了5次,是该组中出现最频繁的组合之一(TimesClassification 为 5)。而 ('C', 'A') 组合出现了3次,其 PercentageClassification 为 3/5 = 0.6,表示它出现的频率是该组中最频繁组合的60%。
本教程展示了如何结合 Python 的 itertools 库和 Pandas 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高效地在 DataFrame 中查找、统计和分析无序组合。通过 groupby、自定义聚合函数、explode 和 merge 等操作,我们能够灵活地处理复杂的数据关系,为进一步的数据洞察提供基础。这种方法在需要发现数据中潜在关联模式的场景中非常实用。
以上就是在 Pandas DataFrame 中查找并分析无序组合(对和三元组)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m.sbmm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