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语言最初选择自研代码生成器,而非采用 LLVM 等现有方案,主要是出于性能、启动速度和独立性的考量。自研方案允许更精细的控制,以针对 Go 的特定需求进行优化,避免通用编译器带来的额外开销。尽管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但这种选择在当时为 Go 提供了更快的编译速度和更小的二进制文件体积,并为后续的编译器优化奠定了基础。
Go 语言在编译器实现上,并没有直接采用当时已有的成熟方案,例如 LLVM。这引发了一些关于“重复造轮子”的讨论。实际上,Go 团队做出这一选择,是基于多方面的考量,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性能和启动速度
Go 语言的设计目标之一是快速编译。使用 LLVM 这样的通用编译器框架,虽然可以提供强大的优化能力,但也会引入额外的开销。LLVM 的启动时间较长,编译过程也相对复杂。Go 团队认为,对于 Go 这种需要频繁编译的语言来说,更快的编译速度至关重要。因此,自研代码生成器可以针对 Go 的特定需求进行优化,避免通用编译器带来的性能瓶颈。
2. 独立性和控制力
使用 LLVM 等第三方编译器框架,意味着对该框架的依赖。Go 团队希望对编译过程拥有完全的控制权,以便能够根据 Go 语言的发展进行灵活的调整和优化。自研代码生成器可以避免受到第三方框架的限制,保证 Go 语言的独立性和可控性。
3. 二进制文件体积
通用编译器通常会生成较大的二进制文件,因为它们需要支持各种不同的语言和平台。Go 语言希望生成尽可能小的二进制文件,以便于部署和分发。自研代码生成器可以针对 Go 的特定需求进行优化,减少不必要的代码和数据,从而减小二进制文件体积。
4. 历史原因
Go 语言的早期版本是在 LLVM 尚未完全成熟的时候开发的。当时,LLVM 在某些方面的性能和稳定性可能无法满足 Go 语言的需求。因此,Go 团队选择自研代码生成器,以确保 Go 语言的顺利发展。
尽管 Go 语言最初选择了自研代码生成器,但这并不意味着 Go 团队完全拒绝使用 LLVM。实际上,Go 语言也存在基于 GCC 后端的 gccgo 编译器,并且社区也在积极开发 LLVM Go 前端。
使用 gccgo 编译器
你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安装和使用 gccgo 编译器:
例如:
gccgo main.go -o main
总结
Go 语言选择自研代码生成器,并非简单地“重复造轮子”,而是基于性能、启动速度、独立性和控制力等多方面的考量。这种选择在当时为 Go 语言提供了更快的编译速度和更小的二进制文件体积,并为后续的编译器优化奠定了基础。虽然现在有 gccgo 和 LLVM Go 前端等选择,但官方的 gc 编译器仍然是 Go 语言的主要编译器。
以上就是为什么 Go 使用自己的代码生成器?的详细内容,更多请关注php中文网其它相关文章!
每个人都需要一台速度更快、更稳定的 PC。随着时间的推移,垃圾文件、旧注册表数据和不必要的后台进程会占用资源并降低性能。幸运的是,许多工具可以让 Windows 保持平稳运行。
Copyright 2014-2025 //m.sbmm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php.cn | 湘ICP备2023035733号